中新网内蒙古新闻9月26日电 (刘文华 郭大蕾)金秋时节,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甘薯迎来丰收季。一台台甘薯起收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一个个色泽红润、体态饱满的甘薯破土而出,一幅幅丰收的美丽画卷在开鲁大地徐徐展开。
开鲁县铁强裕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甘薯种植基地,密密麻麻摆满垄背的紫皮甘薯与五颜六色的包装箱构成一道道亮丽风景线。60余名工人两两合作,动作麻利地将甘薯分等、装箱,田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一亩地出了7000斤,丰收了!”合作社负责人张晓梅手持扩音器,在田间调度着采收进度,说起收成,她难掩笑意。张晓梅告诉记者,今年她共种植甘薯700亩,有烟薯等4个品种。“我们的甘薯条形周正、颜色鲜亮、口感香甜,很受消费者青睐,主要销往上海、沈阳、长春等城市。现在市场价一块四五,亩效益2000块钱左右。”张晓梅如数家珍。
甘薯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甘薯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让土地产出了更高的效益,还带动了周边大量劳动力就近务工,为村民们开辟了一条稳定的增收渠道。张晓梅介绍,开鲁县铁强裕民种植专业合作社长期用工4人,栽秧、秋收等农忙季日用工100余人,年均支付务工费用达80余万元。
家住开鲁县建华镇建华村的周大艳,就是产业红利的直接受益者。她一边装箱一边美滋滋地算起了收入账:“从春天育苗、田间管理,到现在采收,再到冬天销售,一年差不多能在合作社干300天活儿。就说现在出地瓜,一天能赚一百五六十块钱,一年下来光在家门口的这个合作社就能收入4万多元。”?
开鲁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且透气性好,十分利于甘薯糖分的积累和块茎的生长,出产的甘薯口感香甜、品质优良,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2024年,开鲁甘薯被收录到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甘薯产业成为该县继红干椒、鸡心果之后又一优势特色产业,近两年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已发展到2万亩。
谈及甘薯产业的未来,开鲁县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赵瑞凡充满信心:“开鲁甘薯因沙地种植,品质好、营养价值高、果型正,一直深受客商喜爱。2026年,我们将重点打造开鲁甘薯区域品牌,推动产业向全产业链模式发展。”
接下来,开鲁县将着力加强甘薯优良品种引进与培育、打造区域品牌,在拓展甘薯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方面持续发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