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海外媒体看内蒙古

聚焦长城保护与发展 内蒙古第五届长城文化学术研讨会举行

2025年09月25日 17:10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9月25日电 (记者 张林虎)24日至25日,内蒙古第五届长城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乌拉特前旗举办。来自全国长城沿线十余个省区市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北疆,通过实地考察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围绕长城沿线人文历史、民族交融、生态智慧、保护发展等核心议题深入交流。

图为专家学者参观秦汉长城。孙小惠摄

  9月24日,与会人员走进位于乌拉特前旗的小佘太秦汉长城遗址,实地感受千年石垣,了解长城现状与保护情况。

  中国长城研究院院长赵琛表示,就秦汉长城而言,目前完整留存的段落在内蒙古境内最多,尤其是乌拉特前旗。“长城穿越全国15个省市区,对它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建筑层面,还要从人类学、民族学、建筑学、军事、文化符号等层面入手,最终上升到哲学思想层面。”赵琛说。

图为专题研讨会现场。孙小惠 摄

  在专题研讨会上,来自北京、河北、陕西等10多个省区市的学者们围绕长城作为中华民族代表性符号的时代价值深入阐释,探讨保护与发展的共融路径。

  据悉,巴彦淖尔市境内共分布有5道长城遗址,总长1020.864公里,分别为乌拉特前旗乌拉山脚下的赵北长城、穿越乌拉山至明安川的明安川汉长城;分布于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与磴口县境内阴山山脉的秦汉长城;分布于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境内阴山北麓的汉外长城南线、汉外长城北线,加上鸡鹿塞、高阙塞、光禄塞,形成了巴彦淖尔独具魅力的长城文化景观。

  为保护这些宝贵历史资源,近年来,乌拉特前旗加大力度,组织相关单位设立长城保护站,加强保护知识宣传,还聘请当地村民担任长城保护员,做好日常管理维护。秦汉长城1996年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成为第六批(合并归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其广申隆段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

  本次研讨会以“中华文明耀北疆,长城两边是故乡”为主题,旨在弘扬北疆文化、传承长城精神,以学术研究助力长城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会议期间,《长城骄子》《何以长城》两本新书发布,为长城文化研究增添新成果。(完)

编辑:崔博群
图片新闻
  • 内蒙古移动“青”力构筑全方位防线 守护群众“钱袋子”
  •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安彩艳博士获国家自然科学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 内蒙古:学生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
  •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尿不湿到火箭皆含“煤基因”
  • (活力中国调研行)绿进沙退的阿拉善答卷
  • 【活力中国调研行】6500吨鲜奶的智慧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