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中新记者看内蒙古

清水河县综治中心:聚焦“最多跑一地” 解开群众“心头结”

2025年09月26日 10:54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9月26日电 (记者 张林虎)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综治中心聚焦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的目标,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解开群众“心头结”,让“跟党走”成为群众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

  扎根群众听诉求,让矛盾化解“有的放矢”

  清水河县综治中心将全县划分为167个基础网格,网格员通过日常走访收集矛盾线索,对网格内无法解决的问题依托“村居吹哨、未诉先办”运行机制进行办理,5月份以来,8个社区共发起吹哨30单,其中已办结18单,部门正在处理12单,解决了部分道路修缮、环境整治、安全隐患等民生问题,初步形成“村居发现问题、部门协同处置”的工作格局。

  研究制定“五办”闭环工作流程以及13个调解工作流程,对各类矛盾纠纷实行无差别受理,推行“码上办”受理矛盾纠纷业务,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反映矛盾问题。同时,设置县、乡镇、村社区三级代办员315人,帮助群众做好跟踪办理过程、反馈办理结果,做好疏导化解等工作。今年以来,综治中心共受理矛盾纠纷149件,化解105件,未化解44件。矛盾化解找准了“靶点”,避免了“矛盾找上门才处理”的被动局面,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

  多元联动解难题,让群众感受“党在身边”

  清水河县综治中心强化部门协同作战,矛盾纠纷往往涉及多个领域,单靠一个部门“单打独斗”难以高效解决。联合公安、法院、卫健等部门建立“分析研判”制度,全面梳理当前社会治安状况,社会矛盾以及重点人员管控情况,精准剖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讨应对策略,提升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

  今年以来,通过部门联动化解疑难纠纷28件。这种多元联动的模式,不仅提升了矛盾化解效率,更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始终在身边”。

  长效机制固成果,让党群同心“行稳致远”

  通过规范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的运行,完善“发现上报→分析研判→流转处置→评估反馈”事件闭环、“任务接收→任务分解→任务办理→评价反馈”任务闭环、“风险感知→研判评估→风险处置→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建章立制”风险闭环。中心坚持“三段式”推进化解,落实“四个同步到位”要求,明确“五办”工作流程,理顺“六组对接机制”,强化“十项制度保障”的流程,大大促进了案件办结率。这些举措不仅巩固了矛盾化解成果,更让“跟党走”的理念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形成“遇事找党、解困靠党、发展信党”的良好氛围。

  矛盾纠纷化解是基层治理的“晴雨表”,更是检验党群关系的“试金石”。下一步,清水河县综治中心以“走下去”的姿态倾听诉求,以“联起来”的合力破解难题,以“常抓不懈”的韧劲巩固成果,让矛盾纠纷化解的过程成为凝聚民心、汇聚民力的过程。(完)

编辑:崔博群
图片新闻
  • 内蒙古移动“青”力构筑全方位防线 守护群众“钱袋子”
  •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安彩艳博士获国家自然科学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 内蒙古:学生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
  •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尿不湿到火箭皆含“煤基因”
  • (活力中国调研行)绿进沙退的阿拉善答卷
  • 【活力中国调研行】6500吨鲜奶的智慧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