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中新新闻

在中俄边境诗意栖居:走进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

2025年07月18日 16:42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图为额尔古纳市文化名人“黄老头”黄焱红。陶语嫣摄

图为恩和黄老头博物馆外参观的游客。李泽璇摄

图为恩和小镇木刻楞建筑。陶语嫣摄

图为恩和油画小镇展厅。陶语嫣摄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7月18日电:在中俄边境诗意栖居:走进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

  作者 陶语嫣 王倩 林可 黎原 李泽璇 叶韵雯 唐一丹

  盛夏时节,阳光洒在额尔古纳河畔的山峦之上,河水倒映着色彩斑斓的木刻楞木屋,宛如童话。7月16日,记者走进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在这片中俄文化交融之地,感受边境生活的诗意与宁静。

  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与俄罗斯隔河相望,是内蒙古具有异域风情的特色小镇之一。

  俄式节庆、彩蛋游戏、歌舞聚会……传统习俗在这里仍被延续。浓厚的人情氛围与边境风情交织,共同勾勒出恩和独有的文化底色。在草原与林地交汇的村庄中休憩、写生、生活,恩和以诗意栖居的态度与方式,叙写着边境民族地区发展的更多可能。

  “这里广阔、自由、浪漫。”游客许佳麒来自福建,印象最深的是黄老头博物馆。“没想到人的经历与生活也可以成为一种收藏。”

  黄老头,本名黄焱红,曾是工程师、旅游记者、麻风村义工。他与恩和的缘分始于1999年第一次作为旅游记者来访。如今,小木屋被他打造成黄老头博物馆。

  这间简陋却温暖的木屋承载着他丰富的人生故事:他曾在杂草丛生的屋前挥舞镰刀,笑着吟诵“风吹草低见老黄”;游客遗落的物品被他组成“遗忘部落”,其中最大的一件衣服成为“部落首领”。墙上的画作与照片简洁生动,传达着他豁达的人生态度。

  “我想呈现的是在逆境中获得快乐的能力。”他说,人生总需要一些意义。

  漫步恩和街头,随处可见传统俄式“木刻楞”民居。这种用原木搭建的木屋冬暖夏凉、色彩鲜明,构成一道具有异域风情的风景线。恩和噶拉湾社区工作者张唯育告诉记者,当地民宿多依托木刻楞风貌,游客不仅能住宿其中,还能沉浸式体验俄罗斯族民俗文化。“我们传承俄罗斯族的节庆与生活方式,也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6个民族共同开花,共谋发展。”

  除了是旅人的休憩地,恩和也吸引着大量艺术家前来采风写生。恩和油画写生驿站负责人高程禹介绍,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与民俗氛围,让这里成为“油画小镇”的实践地,集油画研学、文旅体验于一体,为游客、艺术家与企业提供多元服务。

  “恩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样的景点在国内不多见。”来自辽宁的游客洪楚翕表示,在这里感受到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息,“未来假期可能会考虑来此长期旅居。”(完)

编辑:
图片新闻
  • 探访中苏金街:在满洲里感受中俄文旅交融
  • “资金活水”润民生:工会无息借款滋养家庭经济发展沃土
  • 瑞众保险在内蒙古落地"教育+民生"双帮扶项目
  • 瑞众保险全面开启2025年“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活动
  • 献礼7.8,瑞众保险主题摄影大赛用镜头 诠释“爱·责任·美好”
  • 瑞众保险喜临门(典藏版)养老年金保险荣获 “金口碑”年度年金保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