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基层治理有“妙招” 呼和浩特以“红+科+民”书写治理新答卷

2025年08月28日 12:31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8月28日电 (记者 张林虎)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万通路街道以红色精神为纽带,将历史记忆融入基层治理实践,探索出一条“红色教育+民生服务+科技赋能”的现代化治理新路径,形成多元共治、高效协同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该街道通过“童心向党”“老兵宣讲”等活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社区凉亭下,老兵赵宝平与孩子们的互动感人至深;退役军人马兴元分享的军旅精神与社区“守护观”相呼应,激发群众参与治理的自觉性。街道工会组织观看《南京照相馆》,网格员开展“红色微宣讲”,让政策与党史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逐步构建“社区是我家,治理靠大家”的精神共同体。

  民生服务精准响应,构建“未诉先办-接诉即办-帮办代办”三级机制。依托大数据分析,街道提前预判并处理400余件潜在问题,网格员排查200余条隐患,矛盾化解效率提升30%。针对噪音、油烟等民生痛点,多部门联席会议打破条块分割,实现高效联动。在养老领域,“中央厨房+社区配送”为老餐厅与专业机构形成服务矩阵,安居社区“支部+志愿者”结对帮扶60余名空巢老人,形成“政府+市场+志愿”多元供给模式。

  科技赋能提升治理效能,数字平台实现闭环管理。“智慧万通”综合指挥中心深度融合数字城管与接诉即办系统,高效处置案件3700余件。在市容整治中,规范占道经营800余处、流动摊点600余次,清理乱贴乱画500处,非机动车停放1200余台,推动城市管理迈向“智慧治理”。丁香河畔小区创新“党小组+网格员+楼栋长”微治理机制,开展“红色物业”活动50场,验证了“小单元”释放“大能量”的实践价值。

  多元协同破解治理难题,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日益成熟。在违建整治中,街道整合城管、规划、司法等部门资源,依法拆除500余平方米违建,兼顾法律刚性与社会稳定。环境整治中,“商户自治联盟”通过“门前三包”和“红黑榜”制度,推动商户从治理对象转变为治理主体,实现市容环境显著提升。

  万通路街道以红色基因铸魂、以技术服务民生、以机制创新聚力的“三位一体”治理模式,有效破解了动员、效率与协同困境,展现了基层党组织“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智慧。这一实践不仅为新时代城市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本,也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了基层力量。(完)

编辑:崔博群
图片新闻
  • 【活力中国调研行】6500吨鲜奶的智慧旅程
  • 歌游内蒙古《歌声无界》亮相意大利贝加莫省第41届国际民俗文化节
  • 探访“万里黄河第一闸”: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
  • 【澳门华侨报】天幕下的穹庐:蒙古包承载游牧人“心之所安”
  • 【活力中国调研行】看风机叶片出厂前的“硬核”检测
  • 瑞众保险内蒙古分公司呼和浩特中支联合社区举办“旧物置换 环保集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