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8月27日电 (记者 张林虎)从课业辅导到艺术启蒙,从环保实践到网络安全教育……在即将过去的八月,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万通路街道各社区,一场以关爱未成年人为主题的暑期志愿服务行动正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为青少年编织出一张充实而安全的成长守护网。
聚焦暑期“看护难”问题,万通社区在新城区团委的支持下,设立“追光自习室”,招募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公益看护和课业辅导服务。两名暑期实践大学生担任起“临时班主任”,不仅辅导孩子们完成作业,还组织开展户外运动、棋类游戏和趣味课堂,实现“托”得住、“管”得好,让家长安心、孩子开心。
“和孩子们相处,我也找回了童年的快乐,”大学生志愿者小任笑着说。另一位志愿者小张则表示:“基层实践让我真切体会到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能用所学帮助孩子们,特别有成就感。”
东苑社区充分挖掘社区资源,推出免费儿童美术课程,由经验丰富的志愿者教师授课。12岁的王雨桐在老师的指导下专注地描摹向日葵,“老师说过,画画要像向日葵追逐阳光那样用心。”她说道。与此同时,书法教室内墨香萦绕,来自内蒙古开放大学的志愿者老师为孩子们讲述汉字演变历程,从文房四宝到永字八法,在一笔一划中传递中华文化之美。
锦绣社区创新推出“小手拉大手”环保实践活动,组织30余组家庭与“红石榴志愿者团队”共同参与社区清洁。孩子们化身“环保小卫士”,认真辨别垃圾类别并向居民宣传分类知识。“孩子们的眼睛像镜子,照见我们忽略的细节,”社区工作者小杨感慨地说。这场活动不仅净化了社区环境,更让环保理念通过亲子协作深入人心。
面对网络环境带来的新挑战,东苑社区还联合腾讯公益开展网络安全小课堂。专业讲师通过情景模拟、互动游戏等方式,向孩子们普及防沉迷知识、识别网络欺凌和不良信息。“用‘网络陷阱大富翁’讲防骗技巧,用‘信息拼图’比赛学习辨别谣言,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艳光介绍道。
夕阳西下,社区教室依然灯火通明。伏案书写的孩子们和耐心指导的志愿者,构成夏日中最动人的画面。万通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整合社会资源,拓展志愿服务内涵,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从学业辅导到素养提升,从线下活动到网络守护,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不仅缓解了家庭暑期看护压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价值观,为他们撑起一片健康成长的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