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牧民沙仁格日勒的牛群入选了“核心群”

2025年09月30日 11:43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9月30日电 题:牧民沙仁格日勒的牛群入选了“核心群”

  作者 奥蓝、那仁格日乐、乌力吉陶图格

  金秋时节,乌珠穆沁草原天高云淡,牧草丰美,正是牲畜肥壮的收获旺季。对于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吉仁高勒镇巴彦郭勒嘎查的牧民沙仁格日勒一家而言,这个秋天的“丰收喜报”格外沉甸甸,家里的牛群成功获评“盟级西门塔尔牛核心群”,提升了养殖品质,出栏的牛犊还能享受专项补贴,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记者走进牧民沙仁格日勒的牧场时,80头肉牛个个膘肥体壮,几只牛犊三三两两依偎在一起,悠闲地晒着太阳。

牧民沙仁格日勒家牛群。(摄影:乌力吉陶图格)

  “能有今天的好日子,离不开党的政策扶持!”说起如今的生活,沙仁格日勒难掩激动。早在2019年,他就看准了肉牛养殖的好前景,却因引进良种牛的成本犯了难。就在他犹豫之际,肉牛产业补贴政策“精准送暖”,当年他从澳大利亚引进25头西门塔尔牛,直接享受到6000元的政府补贴。这笔补贴不仅增加了牛群数量,还优化了牛群结构,帮助他顺利开启规模化养殖之路。目前,他养殖的牛因膘肥体壮,且市场价格合理,经济收益十分可观。

  谈及养牛的经验,沙仁格日勒打开了话匣子。在他看来,养牛不仅是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更是保护草原生态的双赢之举。“养牛是个技术活,光有热情不够,既要懂饲养管理,更要重视品种改良。”近年来,他主动学习冷配技术,亲自上手开展牛群品种改良,使母牛受胎率和牛犊成活率显著提升。

无人机拍摄的牧民沙仁格日勒家。(摄影:乌力吉陶图格)

  2024年,他出售的40多头牛犊,每头均价超过万元。同时,他坚持绿色发展,通过划区轮牧、围封草场等方式,建立了草场恢复的良性机制,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的双丰收。

  如今,他家养殖80头西门塔尔牛、60只乌珠穆沁羊,年收入达到30万元。说起这些年生活条件的改善,沙仁格日勒尤其感慨,他说:“用辛勤劳动换来好生活,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今年,他们家的牛群被评定为“盟级西门塔尔牛核心群”,养殖之路越走越宽。更让他暖心的是,政策红利还在持续“加码”,前几天已出栏的5头牛犊,又拿到了1.4万元专项补贴,后续出栏的牛犊还能按“母牛犊2000元/头、公牛犊4000元/头”的标准享受补助。“养牛有补贴、增收有保障,好政策让我们心里更踏实了!”

  他常说,自己的好日子离不开党的政策帮扶,从引进良种牛的补贴,到牛犊出栏的精准补助,再到核心群的技术指导,每一项政策都像“及时雨”,滋润着牧民的致富梦。“往后我会把牧场管得更精、把日子过得更红火,也带动身边的牧民一起增收!”(完)

编辑:刘文华
图片新闻
  • 内蒙古移动“青”力构筑全方位防线 守护群众“钱袋子”
  •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安彩艳博士获国家自然科学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 内蒙古:学生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
  •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尿不湿到火箭皆含“煤基因”
  • (活力中国调研行)绿进沙退的阿拉善答卷
  • 【活力中国调研行】6500吨鲜奶的智慧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