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雨急水涨时 那抹“网格蓝”为居民撑起安心伞

2025年08月01日 16:57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8月1日电 (记者 张林虎)暴雨如注,冲刷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鄂尔多斯路街道正大社区,网格员孙慧琦的身影穿梭在雨幕中,那抹醒目的“网格蓝”,成为暴雨里守护居民安全的一道坚实防线。

  7月25日,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的消息像一块石头投入社区工作群。“立刻通知居民做好防护,排查小区隐患!”街道与社区的指令迅速传达到每个网格员。孙慧琦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转发到各个居民微信群,随后戴上工作牌,逐栋楼巡查走访,提醒低层住户注意雨水倒灌,查看地下车库排水口是否通畅。

  傍晚时分,乌云压得极低,豆大的雨点砸在地上溅起水花。刚到家换了身干衣服的孙慧琦,手机突然响起,是社区书记急促的声音:“现代华城小区地势低,今晚可能内涝,需要人值守,你能过来吗?”“我马上到!”没有丝毫犹豫,他抓起雨伞就冲出家门。

  深夜的雨越下越急,仿佛要把整个城市淹没。孙慧琦守在社区办公室,眼睛盯着窗外的雨势,手里的笔在记录本上不停画着水位线。“得去小区看看!”他穿上雨衣,深一脚浅一脚地蹚进雨里。刚进现代华城小区,浑浊的积水已经漫过脚踝,裹挟着落叶和杂物在路面上流淌。“必须赶紧排水!”他一边用手机拍下水位照片上报,一边联系物业接通抽水泵电源。

  抽水泵轰鸣着开始工作,孙慧琦站在雨里紧盯设备,时不时弯腰清理进水口的垃圾。雨水顺着雨衣领口往里灌,很快浸透了里面的衣服,鞋子里灌满了冰凉的污水,每走一步都沉甸甸的。后半夜气温骤降,他冻得直打哆嗦,困意像潮水般涌来,就用力掐一把胳膊提神。“这时候可不能走神,万一水泵堵了,积水涨得更快。”他心里默念着,搓了搓冻得发僵的手,继续坚守在岗位上。

  第二天清晨,雨势丝毫没有减弱。孙慧琦和同事们开始转移水泵位置,由于设备绑带是临时用塑封条缠的,边缘锋利,他在搬运时没注意,胳膊被划开两道口子,鲜血瞬间渗了出来。“小伤,不碍事。”他从口袋里摸出创可贴简单贴上,又投入到排水工作中。伤口被雨水泡得生疼,但看到不断上涨的水位,他顾不上这些,一心想着赶紧把水排出去。

  “师傅,这边水深危险,您先回去吧!”看到有居民想蹚水出门,孙慧琦赶紧上前阻拦。“我有急事要办,这点水怕啥?”居民有些不耐烦。“水里可能有被冲开的井盖,万一掉下去就麻烦了!”他耐着性子解释,直到对方打消出门的念头。这样的劝说,一上午就重复了十几次。

  四天三夜里,孙慧琦和同事们轮班值守,饿了就啃口干面包,困了就在社区办公室的椅子上眯一会儿。直到雨势渐歇,小区里的积水慢慢退去,看到居民们走出家门正常活动,他紧绷的神经才终于放松下来,这才感觉到浑身酸痛,胳膊上的伤口也开始隐隐作痛。

  “平时觉得网格员的工作就是家长里短,真到了危急时刻,才明白这份工作的分量。”孙慧琦擦了擦脸上的泥水印,露出朴实的笑容。在这场暴雨中,他用脚步丈量着责任,用坚守诠释着担当,那抹“网格蓝”虽平凡,却在风雨中为居民撑起了一片安心的天空。(完)

编辑:崔博群
图片新闻
  • 居延遗址核心区新发现一处青铜时代遗存
  • 国际日报:那达慕狂欢“点燃”草原盛夏
  • 内蒙古草原那达慕开幕 10万游客雨中赴盛会
  • 延时镜头下的巴丹吉林:沙海之上 星河流淌
  • 61名华裔青少年的内蒙古寻根之旅
  • 探访“中国马铃薯之都” 解码“土疙瘩”变身“金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