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记者看内蒙古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0月27日电 题:79岁蔡金宝的“退而不休”:调解不是和稀泥,而是守护公平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今年79岁的老党员蔡金宝,怀揣对边疆事业的赤诚,用数十年光阴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誓言。1970年,他调入条件艰苦的算井子边境派出所,1973年起担任所长,以过硬担当筑牢边境安全防线;1980年调任阿拉善盟边防支队,1990年转业至盟公安局后,在政保科、边境外事科等多个关键岗位历练,始终恪尽职守、勤勉务实。
算井子边境派出所建立初期,戈壁沙漠的恶劣环境让牧民面临购物、就医等诸多难题。蔡金宝带领干警主动对接粮食、供销、医药等部门,下乡时随身携带百货箱、理发工具,一路送粮、送药、送信、理发,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这份为民情怀也为他退休后的坚守埋下伏笔。
1995年退休后,蔡金宝“退岗不退责”,主动投身群众调解工作,聚焦草场纠纷、土地承包、户籍管理、民间借贷、诈骗案件等民生领域,积极对接法院、检察院等司法部门,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他深知,小纠纷若不及时化解,可能演变成影响稳定的大问题。多年来,他成功调解150余件矛盾纠纷,其中包括10件疑难案件,用实干守护辖区和谐。
2023年,蔡金宝接到车贷诈骗案当事人查某的委托。2021年,查某通过朋友委托他人办理贷款,却“凭空”背负149900元债务,既未拿到贷款也未收到车辆。面对不识字的查某,蔡金宝辗转多地公安机关、涉案汽车公司,耗时一年收集证据,最终促成案件刑事立案,涉事人员全部到案,相关车辆和款项被依法扣押。
在蔡金宝看来,调解不是“和稀泥”,而是一门需要深耕的艺术。他坚守“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正公平,合规合法”的工作方法,更秉持“热心、耐心、公心”对待每一位当事人:用热心传递诚意,用耐心摸清症结,用公心守护公平。即便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他也坚决拒收,坦言“不图个人名义和利益,只为为民办好事、解忧排难”。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从边境民警到退休调解员,身份虽变,但蔡金宝维护公平正义的初心从未改变。这位老党员、老公安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彰显着为民奉献的精神底色,注解着“为人民服务”的时代担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