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中新记者看内蒙古

让团结之花绽放兴安 红色摇篮再启新程

2025年10月27日 12:34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0月27日电 题:让团结之花绽放兴安 红色摇篮再启新程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十月的兴安盟,秋意正浓,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在这片印刻着红色基因、流淌着团结血脉的土地上,又一次响起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号角。近日,“思想聚力、同心兴安”兴安盟统一战线助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交流分享会启幕,来自全盟各界的代表围坐一堂,为兴安盟第三次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献计出力、凝聚共识。

图为“点赞新时代”内蒙古全区广场舞汇演活动在兴安盟乌兰牧骑宫举办。

  传承根脉,共育团结之花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的摇篮,兴安盟的民族团结传统源远流长。这里不仅曾两度摘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的桂冠,更被寄予厚望——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样板区”“示范区”和“展示窗”。

  截至目前,兴安盟已累计建成301个国家级、自治区级和盟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一批批获得国务院表彰的模范集体与个人,如星辰般点亮这片热土。

  深厚的基础,为新一轮创建铺就坚实道路。但会议也传递出这样的共识:第三次创建,时间更紧、任务更重、挑战更大。

  尽管如此,兴安盟依然步履坚定。盟本级已于2016年、2021年两度创成;所辖六个旗县市中,乌兰浩特市、扎赉特旗、科右前旗已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地区,且乌兰浩特市目前还在命名期内;在今年的争创中,科右中旗、阿尔山市、突泉县均通过了自治区评审,其中科右中旗、阿尔山市正在全力争取年底前命名。

  “创建工作不是某个部门的事,它牵动着每一个领域、每一条战线,需要我们全社会携手同行。”兴安盟委统战部副部长王连鹏说,“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画出最大同心圆。”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齐晓景(左)与村民一起栽植草莓秧。

  典型引领,播撒希望之种

  创建的温度,往往来自最基层的脉动。

  在分享会的现场,一个个真实的故事缓缓流淌,映照出兴安盟各族儿女水乳交融的日常。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齐晓景的经历,引起在场许多人的共鸣。这位毅然返乡的蒙古族姑娘,从一名大学生村官,成长为带动上千户农牧民增收的产业带头人。“乡亲们信我,我就敢拼。”齐晓景说。

  如今,“晓景”不再只是一个名字,而是一群人——全盟实施的“晓景计划”,已培育出1288名像她一样的带头人,带动4.18万户群众户均增收5000元。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晓景’两个字,装的是大伙儿对好日子的共同盼望。”齐晓景说,民族团结不是说出来的,是大家一起想、一块干、一同过上好日子。

  在乌兰浩特市三合村,民族团结早已融入日常烟火。这个始建于1937年的村庄,居住着汉族、朝鲜族、蒙古族等6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比超过七成。

  早在1988年,三合村就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多年来,村党支部带领各族村民依水而居,做活“水稻+”文章,引入音乐节、绿色研学、乡村美食等新业态,让各族群众在共同奋斗中越走越亲、越来越富。

  “村里能有今天,靠的是各族乡亲心贴着心。”三合村党支部书记许忠峰说。

  企业也在默默传递温暖。内蒙古能源发电兴安热电有限公司把民族团结写进“大党建”体系。“供暖是民生小事,却是我们心里的头等大事。”公司副总经理贾国磊说,他们连续8年提前供热、延长供暖,用实实在在的“暖流”赢得认可。

  创建的力量,也在社区、学校里悄然生长。

图为科右前旗党群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包天骄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交流。

  科右前旗兴安北京社区,是内蒙古唯一以“京蒙协作”命名的社区。这里,京蒙两地的心靠得更近——他们联动北京多个社区,共办“石榴籽邻里文化大集”,去年腊八节,两地居民线上相聚,一起学做老北京非遗糖瓜粘;今年,他们更实现了线下相聚。

  科右前旗党群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包天骄介绍,社区还借鉴北京经验,成立七彩志愿服务队,开设“石榴籽小课堂”,得到北京爱心企业50万元捐助,助力青少年阅读计划,让爱我中华的种子在孩子心底生根。

  在科右前旗第一小学,书法、剪纸、扎萨克图刺绣、马头琴等120多门校本课程,让孩子们在文化的交融中感知民族的魅力。“我们希望,民族团结的种子,能在他们心里长成参天大树。”学校政教处主任刘思博说。

图为内蒙古“五一会址”。

  全域共创,共绘进步之卷

  面对第三次创建的新征程,兴安盟统一战线正以智慧、资源与情感,汇聚起更强大的合力。

  会议发出温情号召:希望全盟统一战线当好创建的“智囊团”“助推器”“连心桥”,让团结的力量跨越地域、深入人心。

  据了解,兴安盟将强化盟旗联动,并积极探索跨区域共建,与白城、齐齐哈尔等毗邻地区携手,推动创建从“一枝独秀”走向“春色满园”。

  “这块‘金字招牌’,承载的是我们共同的荣光与梦想。”与会代表们深有感触。站在新的起点,兴安盟正以更温暖的脚步、更坚定的信念,向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的美好愿景,同心前行。(完)

编辑:崔博群
图片新闻
  • 内蒙古移动“红山先锋”党员突击队助力宁城猫砂产业升级
  • 内蒙古草原现“花式瑞士卷”
  • 内蒙古鄂尔多斯:香蕉落户北方沙漠
  • “中国薯都”乌兰察布300万亩马铃薯喜迎丰收
  • 菲律宾商报:内蒙古第一大湖呼伦湖秋季鸟类较去年增长近四成
  • 中国移动发布“AI+”行动计划升级暨“AI+”生态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