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凤凰花开引人才 林海沃土育青春

2025年10月27日 11:25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0月27日电 题:凤凰花开引人才 林海沃土育青春

  作者 张玮 赵兴祖 包文君 陈晓琳

  深秋的牙克石,天高云淡,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大学生员工公寓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推门而入,暖意扑面,家具、家电、独立卫浴一应俱全。

  近年来,内蒙古森工集团秉持“年轻人就是人才”的理念,构建“引育留用”的全链条人才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员工、退役军人、工勤技能岗位员工人才队伍源头培养和战略储备,着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的青年人才队伍。

  近日,记者走进内蒙古大兴安岭,探访一批批年轻人在茫茫林海中落地生根,为林区发展注入青春动能的故事。

 

图为内蒙古森工集团在内蒙古民族大学举办专场招聘会。 森工集团人力资源部提供

  精准引才广纳英才筑根基

 

  “别看我们家都在外地,可住在这里就像家一样温馨!”29岁的内蒙古森工集团办公室综合科主办徐健2021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大兴安岭,2025年通过竞争性比选考入集团总部,他是内蒙古森工集团“人才强企”战略的受益者之一。

  内蒙古森工集团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引才工作模式,结合生态保护建设实际需要,围绕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产业发展需求,打破地域与身份限制,吸引青年人才汇聚北疆,先后走进东北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大学等高校,向高校学子抛出“橄榄枝”。

  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4年,内蒙古森工集团通过校园招聘、社会公开招聘等渠道,累计引进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367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占比15%,“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占比7%,信息管理、生态保护、林下经济等专业人才占比超36%,人才结构持续优化。2025年,集团分层次、分批次引进397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3人(“双一流”院校硕士研究生12人,普通院校硕士研究生31人),本科生354人(“双一流”院校本科生19人,普通院校本科生335人),招聘规模创近年新高。

 

图为新入职退役军人员工开展索滑降专项训练。杨金海 摄

  稳边固边助力退役军人“转身立业”

 

  内蒙古森工集团以不讲条件、不打折扣、积极接收、妥善安置为原则,积极践行国有企业应尽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为退役军人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干事创业平台。

  内蒙古森工集团结合退役军人的身体素质、专业技能及相关经验等情况,将他们充实到林区森林防灭火、航空护林、驾驶员、森林管护等重要岗位,发挥退役军人的个人能力和作用,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2023年至2025年,以市场化公开招聘方式吸纳退役军人966人,助力退役军人顺利“转身”、再次“起航”。

  “集团对退役军人的重视与关怀,让我在走出军营后感受到了温暖与归属,也为我搭建起融入社会、实现新价值的桥梁。”2023年9月,退役军人刘宝通过公开招聘与内蒙古森工集团结缘,入职库都尔森工公司应急事务中心,成为一名特勤突击队员。

  入职后的刘宝,始终保持军人的优良作风,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努力学习扑火知识,锤炼业务本领,从队员到班长一步步成长为特勤突击队队长,他先后参与7次林区雷击火扑火任务,主动请缨执行靠前驻防任务,早已将保家卫国、守护绿色的使命刻进了心里、融入了血脉。

  今年9月,刘宝带队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森林消防员职工职业技能比赛暨“振兴杯”全区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取得了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还有很多像刘宝一样的退役军人,正逐渐成为林区生态保护建设中的骨干力量。

 

  以技立身一线淬炼“青春铁军”

 

图为青年员工联谊活动。 姚晓磊 摄

  内蒙古森工集团把促进就业、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作为国有企业应尽的职责,着眼林区长远发展与人才梯队建设,聚焦森林防灭火、森林经营、驾驶、应急通信、机械维修、产业发展等重点技能岗位,让“企业之需”与“人才之能”相互契合、相得益彰。自2023年至2025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勤技能岗位员工5428人,吸引青年人才在绿水青山间挥洒汗水、建功立业。

  “这份录用证明,于我而言,是一份沉甸甸的绿色使命。”在伊图里河林业公司2025年新招聘工勤技能岗位员工信息确认现场,“00后”新员工孙天一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图为导师带徒助力大学生员工快速成长。汪璐璐 摄

  系统育才构建全链条成长通道

 

  为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内蒙古森工集团制定下发《内蒙古森工集团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24—2030年)》《内蒙古森工集团大学生员工跟踪管理培养实施方案》《内蒙古森工集团“三引进一培养”推进人才工作“强心活点”项目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制度方案,加快形成具有林区特色和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营造出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将优秀大学生员工纳入“中青年干部培训班”,2024年以来,两次从基层遴选10名优秀大学生员工“插班学习”,让他们与林区骨干同堂上课、同步锻炼。

  满归森工公司发展规划部的张铭就是受益者之一。2021年入职的她,因工作成绩优异,今年4月晋升为四级中级职员,并在森工集团2025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中获得学习机会。她说:“从入职培训到中青班学习,我能真切地感受到集团对大学生员工的重视程度和培养力度,我要将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林区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工人维修改造大学生员工公寓。姜文宇 摄

  暖心留才用“家的温度”留住人心

 

  2023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姜晓红通过校招加入绰源森工公司。同年10月,她与阿龙山森工公司的青年员工孙嘉明相识相恋,开始了近一年半的“异地恋”,2025年3月两位新人喜结良缘。此时,“团圆”成为夫妻俩最大的愿望。

  姜晓红了解到森工集团有针对异地夫妻的“团圆计划”政策,便尝试提交申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她就正式调入阿龙山森工公司与爱人团聚。她感激地说:“正是集团对大学生员工的好政策,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我要加倍努力工作,发挥专业特长,与爱人一道共同为林区发展贡献力量。”

  想让人才“留得住”,既要事业有奔头,更要生活有温度。内蒙古森工集团聚焦青年员工的急难愁盼,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好创新创业、企业融入、婚恋交友等问题。实施“团圆计划”,充分考虑大学生员工夫妻双方异地工作、生活等实际困难,在条件以及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帮助解决工作调动问题,让夫妻团圆。同时,将“安居”作为留才的“先手棋”,本着安全舒适的原则,在集团总部建设大学生员工公寓,统一配置床、衣柜、热水器、厨卫等设施,实现拎包入住,确保每一位入住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安心投身于集团的发展建设之中。(完)

编辑:崔博群
图片新闻
  • 内蒙古移动“红山先锋”党员突击队助力宁城猫砂产业升级
  • 内蒙古草原现“花式瑞士卷”
  • 内蒙古鄂尔多斯:香蕉落户北方沙漠
  • “中国薯都”乌兰察布300万亩马铃薯喜迎丰收
  • 菲律宾商报:内蒙古第一大湖呼伦湖秋季鸟类较去年增长近四成
  • 中国移动发布“AI+”行动计划升级暨“AI+”生态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