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市动态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0月25日电(李爱平 赵继达 朱智慧)秋风吹拂着毛乌素沙地,一片片规整的草方格正沿着沙丘脉络不断延展铺陈。工人们手持工具,娴熟地编织着纵横交错的草方格,这些稻草方格绵延向远方,宛如为荒芜沙地量身打造的“生态防护网”,稳稳抵御着风沙侵袭。在微凉的秋日里,书写着鄂托克旗全力推进“三北”工程的生态答卷。
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鄂托克旗始终坚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作为核心任务,科学统筹土地绿化工作。经过持续推进,全旗重点区域生态状况显著改善,沙化土地得到有效遏制,绿色版图不断扩大。
深秋时节,鄂托克旗迎来降雨集中期,湿润的土壤为沙化治理施工创造了绝佳条件。
在毛乌素沙地上风口阻隔带北段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项目区,一派繁忙的建设景象扑面而来:满载稻草与沙柳的车辆在沙漠便道上来回穿梭,扬起的沙尘与忙碌的身影交织成独特的“治沙图景”。工人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工明确,划线定位、铺放稻草、插草固沙,每一个环节都有条不紊,不远处的沙坡上,开沟机发出阵阵轰鸣,在沙地上开辟出一条条整齐的种植带,随后,工人们迅速跟进,将沙柳苗木小心翼翼地植入土中,为沙地播下绿色希望。
现场负责人张海清表示,负责的这片治理区域面积达5000多亩,目前共有140多名工人参与沙障铺设和沙柳种植工作。工人们每天早晨六点多就来到现场开始工作,全力保障工程按计划推进。
鄂托克旗地处毛乌素沙地西缘、黄河“几字弯”核心区域,是“三北”工程六期的重点治理地区。2025年,全旗计划完成林草建设任务245.25万亩,目前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治理成果持续巩固扩大。通过创新推行“先建后补”机制,不仅激发了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治理的积极性,更实现了生态质量提升与牧民增收致富的“双向共赢”,让绿色屏障的根基愈发牢固。
鄂托克旗林业和草原工作站站长 田彦军表示,目前正在开展的是秋冬季工程固沙+造林种草6万亩,上半年已完成了春季工程固沙+造林种草8万多亩,全年完成林草生态建设180多万亩。鄂托克旗十四五期间完成林草生态建设1200多万亩,毛乌素沙地治理率达到80%以上。
生态环境的变迁,牧民感受最为真切。在毛乌素沙地边缘的苏米图苏木,牧民那仁满达胡谈起生态改善带来的变化,语气中满是喜悦:“以前每到春天,风沙特别大,刮得人睁不开眼,家里的窗户根本不敢开,草场也因为沙化严重,草长得又矮又稀。现在可不一样了,草场重新变得绿油油的,风沙天气少了很多,我们养的牛羊长得壮实,收入也跟着一年比一年高,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从昔日的黄沙漫天到如今的绿意渐浓,鄂托克旗以“三北”工程为抓手,用实干与坚持在沙漠中筑起绿色长城。未来,当地将继续深耕生态治理,让绿色成为鄂托克旗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