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教育在线

春风化雨润草原:在巴林左旗支教的北京校长

2025年03月28日 11:17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3月28日电 题:春风化雨润草原:在巴林左旗支教的北京校长

  作者 奥蓝 崔立强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巴林草原在和煦的春风吹拂下,开始显现出勃勃的生机。矗立在这片广袤草原上的巴林左旗林东九中,也犹如春日里的竹笋,正在节节攀升,一派盎然活力。当人们谈论起今非昔比的林东九中是如何步入到发展快车道的时候,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不远千里从北京前来支教的现任校长贺小兵,敬佩和感激之情总会油然而生。

  乐于奉献 勇于担当

  2022年,得益于“组团式”帮扶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战略部署,巴林左旗林东第九中学被确立为帮扶校,北京市陈经纶中学高中校区校长的贺小兵,由此与林东九中结下了不解之缘。

  2022年7月,使命在肩的贺小兵带领帮扶团队的12名成员踏上了令他既陌生又兴奋的巴林左旗大地,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教学生涯。落地伊始,迎接他们的那一张张真诚的笑脸、那一双双热情的双手、那一个个信任的眼神、那一句句温暖的话语,让他深深地感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深情厚望,在倍感温馨之余,也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

  倾情帮扶 改革创新

  林东九中是由巴林左旗政府投资、三峡集团捐助兴建的一所普通高中。2021年4月底,以原上京高中为基础,重新组建的林东第九中学整体搬迁到新校区。学校无论是师资水平、生源质量、办学经验都与先进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办好百姓认可的教育,是当前摆在学校面前最重要的问题。为了让帮扶人员更好地施展才能、方便工作,助力改变学校的落后状况,贺小兵被直接任命为林东第九中学党支部副书记、校长一职。

  面对学校“观念陈旧、机制落后”的现状,贺小兵从步入学校的那天起,便深入到教师、学生中,走遍了办公室、课堂、宿舍、食堂,学校的角角落落都留下了他一边观察一边调研的身影。他深入教师和学生中,宣传教育帮扶政策,与师生、家长谈心谈话,倾听师生的心声,认真分析梳理九中办学中存在问题和短板所在。通过坚持不懈地找症结、理思路,三年帮扶的发展规划在他的心中酝酿而生。

  他根据林东九中的办学实际,紧紧围绕帮扶工作“四个全面提升”的目标任务,确立了“多样化发展、特色化育人、多途径成才”的特色发展方向,提出围绕大学办高中,建立以“科技做引领,艺术提升办学品味,日语辅助高端升学,体育打造办学亮点”的特色化办学宗旨,实施“管理转型、教学转型、办学转型”三个发展举措。在实施这些先进教育理念及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同时,学校还不断引入外部优质教学资源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他坚持从学校管理改革入手,重构组织架构,组建教育、教学、教师发展、行政、年级五大部门,成立学生升学发展服务、融媒体、课程与教学实施、德育研究、教师学习发展五大中心,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服务支撑和自下而上的技术支持两个体系;年级平台得到进一步优化,导师制、项目制、班级部委制实现了融合育人、分类育人、协同育人。学校管理团队完成了重新布局,实现了工作方式的优化转型。

  科学管理 立德树人

  贺小兵多渠道“把脉问诊”,积极谋划着帮扶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本着“以校为本、以师为本、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提出了“特色化发展、全方位育人、多途径成才”的办学方略,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发展为中心”的工作定位。他带领帮扶团队围绕“四个全面提升”,以建机制、育骨干、创品牌为重点,不断把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教学改革、德育体系建设和学校管理推向新的高度。

  只有开辟出新赛道,教育才有竞争力。从“唯分数论”到“追求多元特色办学”,从追求“面子”到更看重“里子”……贺小兵带领帮扶教师,与林东九中的教师们刻苦攻坚,共同开发了18门精品校本课程,与陈经纶中学合作,打造“经纶实验班”,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清华美院等高校合作,共建日语、体育、美术、文史哲、理化生、艺术6个实验班,开通多元升学路径,拓展学生成才渠道。在2023年高考中,将近一年的帮扶工作便显现出了初步成效:本科上线人数269人,其中艺体生上线64人,理科最高分475分,文科最高分512分。

  在一次与一些学生家长座谈时,贺小兵了解到有一名高一男生不仅贪恋玩耍和电脑游戏,而且叛逆心理比较严重,抵触老师和家长的管教,曾有过割腕自残的过激行为。得知这一情况后,贺小兵带领相关教师第一时间做了家访,与这名学生家长探讨出了科学合理的家校联手管教的方式方法。之后,贺小兵利用业余时间三番五次地找到这名学生,悉心地对他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并买来一本《高中三年,我的奋斗我的梦》一书送给他,开导他珍惜学习时光、自励自省、追求上进,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如今,这名学生早已从班级里的后进生变为班级学习成绩的佼佼者,而且还被学校评为“四好”学生。看到这名学生发生的变化,贺小兵在激动之余也在思索:其实后进学生同样也渴望“出彩”,关键是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引导方法要得当。

  “贺校长的治学举措令人折服,现在的学校是老师思教、学生肯学,师生争先奋进的氛围很浓厚。”林东九中的黄海良老师有些激动地对记者说。

  培育教师 增强本领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贺小兵深知教师队伍建设对学校发展的关键性作用。为了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他根据学校教师实际,提出了全面启动校本教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计划。为此,他积极与“人教社”联系,依托“人教社”的新高中校本教研专业提升项目,针对基础年级教师,在九个学科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开展与名师名校一起备课、磨课、同课异构活动,专家定向指导,对标到人,该活动有效地提升了校本教研实效。

  与此同步,他邀请北京市9位教学专家以高三备考指导为主线,开展线上讲座18次、线上教研15次、线下指导18次,通过解读高考评价体系,解析高考命题思路,提升老师对高考的认知和备考能力。同时,通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强化教师素养提升。组织开展了十几次的专题培训,选派2名教师到顺义一中挂职锻炼4个月,分三批派出30位学科骨干去顺义一中、北京陈经纶中学、北京对外经贸大学附属中学跟岗学习,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升了教师的格局,增强了教师工作创新的积极性。田虹、任再一两位老师在陈经纶中学学习期间,经该校名师指导返校后,分别获得了全市地理教学和历史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

  为进一步加强教研组的建设,他充分调动和发挥其他12名“组团式”帮扶教师的热情和能力,通过沉浸式帮扶,激发教研组教研活力,推动教研组学科建设。他带领帮扶教师沉浸到学科组中,协助学科主任分析组内教研、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和方法。指导学科组研究课程标准,帮助制定学科组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质量目标。聚焦制约课堂教学的瓶颈问题,聚力进行科研攻关,增强老师们的科研意识,提升了科研的实效性。

  林东九中教师闫国森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贺校长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举措,让我受益匪浅,深刻地认识到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太多了,为助力我们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转型升级 推动发展

  经过前期的破冰、融入、撬动和布局,学校围绕推动发展“四个提升”和特色化办学的目标任务,成立升学发展服务中心、课程与教学实施中心、德育研究中心等“七个中心”,强化年级管理平台核心位置,重组教学、德育、行政、教师发展四大部门,优化学校组织架构,在全面推进办学转型上实现新跨越。

  “在这个过程中,确实存在阻力和困境,我们通过调查和研究,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帮助骨干教师、面临退休的老教师消除后顾之忧,同时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担任要职,让教师们产生积极的内生动力。”贺小兵介绍说。

  2023年4月,学校成立了青年教师研究会,这是林东九中组建的第一个创新型教师组织。青研会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着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宗旨,使充满活力具有发展潜质的青年教师团队迅速成长,助推了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

  “青年教师研究会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平台,通过外派教师学习、开展校内教学论坛和‘青蓝工程’结组活动,通过实施“师徒结对”“以老带新”等举措,有力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林东九中青年教师研究会理事长孙佳欣说道。

  “林东九中是一所非重点普通高中,意味着不能完全复制重点高中的办学模式。本着对全体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学校重新定位,结合实际,确立横向发展的办学方向。目前,学校艺体实验班师资配备齐全、社团活动大放异彩,这是推动学校办学转型、实现特色化办学的基石。”贺小兵介绍说。

  特色教学已成为林东九中的“金名片”。2024年3月,该校社团活动正式启动。共成立了朔方文学社、生物实验社团、科技社团、舞蹈社团和球类社团等22个社团。社团及社团联盟的成立,充分发挥师生的特长优势,同时也适应新课改的需求,在学习中增长知识与技能,为学生搭建了多元化发展的平台。

  “通过加入生物实验社团,使我在实践中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最近,我参加了赤峰市组织的第四十届科技创新大赛,获益良多,为我今后的学习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刘向飞高兴地说。

  “‘全人’的根本是‘立人’,‘成长’的根本是‘发展’。在课程学习基础之上,应以因材施教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特长为指导思想,最终构建起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贺小兵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认知。

  “组团式”帮扶团队入驻林东九中以后,引入先进教育教学模式,首次提出“科技引领九大学科”的特色化办学理念,开启了林东九中科技引领的新纪元。2023年,学校选派优秀学生前往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研学,同年成立了学校竞赛中心和科技协会;2024年与北京科技大学自然科学基础实验中心签署合作协议,积极参加全市、全区及全国的科技竞赛。2023年,荣获国家级奖项6项、省级奖项10项、市级奖项6项,累计获奖人数840人。2024年,学校30名学生获得了参加中国科协组织的兰州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科学营的学习机会。在第40届赤峰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林东九中荣获基层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奖,累计获奖师生39人。

  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生长的沃土。2023年以来,学校共计开设校本课35节,涵盖九大基础学科和音乐、体育、美术、日语等学科门类。同时,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科活动,将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实验技能大赛等活动深入课堂。学生们在校本课程和学科活动中丰富知识、拓宽视野、锻炼思维、磨炼意志。

  “自贺校长他们到校帮扶以来,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观念的转变。从过去只专注上好一节课,转变为成立社团、开展学科活动和举办科技竞赛等,以此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学习和创新性学习。在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学生对学习的需求不再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开始到更宽广的知识面去探寻、去补脑。”林东九中生物学科主任高晓梅感受颇深。

 

  在贺小兵的带领下,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在林东九中实施近三年来,学校的各方面发展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旧貌换新颜,处处显生机。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中学教育联合体理事学校、内蒙古《青少年普法教育创新实践课题研究》实验校、赤峰市平安单位、赤峰市“五四”红旗团委、巴林左旗“2023 年高考优秀教师团队等荣誉称号,连续两年被巴林左旗教育局授予目标管理先进集体、课程改革先进集体、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集体、服务保障工作先进集体等奖励。(完)

编辑:奥蓝
图片新闻
  • 红山文化热 文物海内外“出差”忙
  • 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 呼和浩特推出生育支持政策 生三孩补贴10万元
  • 内蒙古通辽:备耕春耕正当时
  • 内蒙古金融监管局深入开展“3·15”金融消保教育宣传进企业活动
  • 瑞众保险内蒙古分公司“3·15”面对面守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