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3月28日电(胡斯楞 特日格乐)时下,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苏木设施农业产业园区的温室大棚内,暖意融融,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樱桃花正竞相开放、挂满枝头,交织出满园春色。
在园区的樱桃种植大棚内,负责人荣连利正仔细查看樱桃树长势。“咱们这个樱桃目前在盛花期,处于栽培管理的关键阶段,白天温度要控制在18℃到20℃,夜间不能低于10℃。一定要掌握浇好花前花后水,合理疏花疏果,做到朵朵必问,才能提高坐果率,这样预计在五一前后就可以采摘了。”荣连敏一边查看花期情况,一边算着今年的收成。
目前,幸福之路苏木设施农业产业园区共有3个樱桃大棚,100余棵樱桃树,品种以“美早”为主,果肉紧实,口感脆甜。今年,该园区内还试种了1100余棵桃树,也陆续进入了盛花期。
一树树盛开的樱桃花孕育着丰产的新希望,工人们正忙着护理果树,疏花授粉,精心打造“春来第一果”。“村上有老人不愿意出去务工,就在这里长期务工,负责施肥打药、疏花整枝等工作,在家门口挣些钱……”正忙揭棚通风的陈延军说。设施农业产业园区位于幸福之路村内,很多村民在农忙时回到园区来务工。采摘旺季,有近50名工人轮流“活跃”在大棚内,每人每天能挣200余元。
据了解,巴林右旗积极响应农业发展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已建成设施农业大棚(含温室和冷棚)共计1020个,其中暖棚可实现越冬种植3季,亩均净利润达2万余元,部分种植花卉的暖棚亩均年收入甚至可达10万元,截至2024年底,暖棚年产量达10103吨,年产值3890万元。通过聚焦特色产业,优化种植结构,强化服务保障,巴林右旗已成功探索出暖棚“春瓜秋菜”的高效轮作模式。
一花引得百花开,百花引得盛景来。近年来,巴林右旗始终将“农”字作为发展核心,围绕“抓产业、调结构、促发展”的战略思路,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特色种植、现代设施农业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引擎。同时,巴林右旗还积极探索观光农业,推进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助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更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