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2月18日电 (杨玉婷 何桂茹)居民娱乐有场所、吃饭有食堂、累了有休息室;孩子们活动有空间、课外学习有辅导;孤寡老人、残疾人遇到困难有帮扶……步入林西县各社区的“博爱家园”,幸福和谐的氛围扑面而来。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十字标志、“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林西县将“博爱家园”建设融入街道党建工作大局、融入基层社区工作、融入群众生活,营造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老有所乐的社区环境,让红十字博爱理念与社区管理有机结合,托起基层群众幸福生活。
老有所乐 搭建老龄化文娱阵地
中午时分,在城北街道金海社区“博爱家园”餐饮室,刘金枝老人正在这里吃午餐。自从社区建立了“博爱家园”,她的生活更便捷、舒心。“我们每天可以在这里打牌、健身,渴了有热水喝,饿了有小餐厅,累了还有休息室,身体不舒服了还有医务室,现在国家的政策就是好,为我们老年人提供这么好的生活空间,简直太幸福了。”
林西县红十字会以“博爱家园”载体,积极探索“博爱+一老一小+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促进社区和谐发展,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少有所学 打造青少年成长乐园
静心工作、认真阅读、复习备考……丰泽社区博爱自习室吸引了诸多居民前来“打卡”。居民秦岳每个周六、周日都会来这里学习,舒适的环境、静谧的氛围让人愉悦。“以前都是找图书馆或者付费的共享自习室看书学习,现在社区有了自习室,离家近又免费,环境又好,学习效率大大提升了。”丰泽社区的博爱自习室、博爱阅览室,免费向广大居民开放,专门为居民群众工作、学习、阅读、备考、自我提升提供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
“自习室划分了图书资料区和自习区多功能区域,并免费提供无线网络、热水、充电等基础设施和服务,为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的居民提供免费学习、阅读的场所,让前来这里学习的居民学得安心、舒心。”丰泽社区党支部书记刘苗苗介绍。博爱自习室的建立,不仅为假期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也为在全社区营造全民阅读、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
志愿服务 “小善举”传递“大能量”
“靠这个手艺每个月能挣到1000多元钱,工作有了着落,生活不用愁。我现在也加入了志愿服务队中,争取带动更多的姐妹学习钩织技能,让她们都能就业,都能过上好日子。”家住金海社区教育平房区的居民盖冬梅腿部残疾,不能干体力活,就业成了难题。“初心”志愿服务队有编织技能的队员到家中为她传授钩织技艺。如今,盖冬梅不但成了钩织能手,还带动10多名赋闲在家的邻居姐妹们学会了钩织手艺。
为办好民生实事,持续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林西县因地制宜,充分挖掘不同群体需求,拓展服务阵地建设,培育“博爱家园”志愿者团队,有效融合多方力量,推动便民惠民服务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提升‘博爱家园’建设和管理水平,持续为居民解决生活难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力争把‘博爱家园’打造成暖人心、聚民心、接地气、有温度的基层组织,真正使‘博爱家园’成为社区居民欢迎、让社区居民满意的服务平台。”林西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刘春燕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