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2月13日电 题:乌兰察布市同心浇灌团结花 携手共绘同心圆
作者 白小森 赵杰 温佳伟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当郎忽洞苏木按照“区位相近、产业相连、联合发展”的发展策略,以“产业布局规划、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大户引领”为抓手,着力打造1个强镇、建设4个基地、构建2个链条的“142”工程。
抓产业促发展,富民强村“绘蓝图”
在占地面积1.1万亩的牛产业示范园内,5家肉牛养殖企业存栏肉牛1.35万头,3万头奶牛养殖区建设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当地充分利用甜玉米和马铃薯资源优势辐射带动辖区内晨晟晖恒温库、蒙地宝薯业公司扩大产业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了存储和加工产业扩围增效目标;以“后旗红”马铃薯品牌带动,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链条,以年产淀粉3万吨、提取蛋白1800吨的蒙地宝薯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吸引了马铃薯冻条、精深粉、全粉、休闲食品等为主的加工企业的投资建厂。如今,速冻马铃薯冻条加工车间年加工能力突破5000吨,恒温库冷凉蔬菜仓储能力达4000吨,为察右后旗打造配套服务农业产业发展布局贡献积极力量。
根据各嘎查村条件,建设“一区一带”即以杨贵村为中心辐射周边的玉米种植区和以甲力汉村为中心的马铃薯种植带产业发展特色品牌,引导种植大户逐步调整种植品种、改良种植技术,在富了百姓“钱袋子”的同时,也彻底改变发传统发展思路,积极配合苏木发展“政府主导+集体经济合作社+能人大户”的发展模式,通过政府主导加快土地流转速度,集体经济合作社和能人大户负责经营管理,农户参与投资土地和就近就业的形式,进一步释放土地“潜能”,实现土地资源高效活化。
丰收时节,各嘎查农牧民们在村文化活动广场上,以拔河、广场舞、扭秧歌等活动庆祝丰收,欢声笑语此起彼伏,红火热闹,呈现了一幅幅人民安居乐业的和美画卷。
抓治理提效能,文明新风“树标杆”
当郎忽洞苏木积极开展公益惠民活动。补力图村创立乌兰察布市首家村级公益组织——博爱公益协会,在村支部党建引领下,32名会员组建了政策宣传、跑腿办事、敬老助残等志愿服务小分队。营造宣传以“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和“扶老携幼助残济困”的理念,开展关爱抗美援朝军属、困难户、鳏寡老人及党史宣传、义诊体检送药等志愿服务。《“栽下一棵纪念树”追思怀远渐成林》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移风易俗典型案例。
吸引本地走出去的成功人士反哺家乡。通过开展“栽下一棵纪念树”“手拉手”“守望相助”等系列联谊活动,支持吸引更多的本土优秀企业家、乡贤能人反哺家乡,着力打造共荣共建平台。三补和村走出去的企业家出资380万元修建的全市首条通村柏油马路“富裕路”,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销售难的“三难”问题,促进了村民增收致富。察汗不浪嘎查在外经商的村民出资8万元为家乡捐赠抗旱应急饲草料,解决了牧民的燃眉之急。蒙地宝薯业本土企业家捐资10万元安装路灯,点亮了甲力汉村委会3个自然村的“幸福路”。
在位于补力图村和察汗不浪嘎查农牧区交界带,百人义务共植“团结林”活动让5695株“团结树”在苏木安家落户,让占地80余亩的“团结林”诉说着“民族团结之树长青长盛,民族团结之情长久长存”的生动实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