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鄂尔多斯准格尔旗蟹肥稻香迎丰收

2025年09月27日 16:45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9月27日电 (记者 李爱平)金秋送爽,蟹香萦绕。近日,内蒙古准格尔旗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的稻蟹共生种养区,一幅“稻浪翻金满仓廪,肥蟹满筐添喜”的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

  走进稻蟹共生种养区,丰收气息扑面而来。工作人员熟练地俯身,将水中捕蟹笼缓缓提起,一只只健壮的螃蟹瞬间“跃”出,被快速装入桶中,不一会儿,桶内便堆起了一座座“蟹山”。

  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农业生产负责人乔生介绍说:“今年我们养殖的螃蟹9月中旬正式上市了,估计产量有一万五千多斤,零售50元每斤,批发40元每斤,销售收入预计五六十万。”

  能有这样的好收成,离不开“稻蟹共生”的创新模式。当地通过模式创新,引入循环种养、以渔治碱技术,搭建起立体种养体系——螃蟹在稻田里捕虫除草,排泄物化作天然肥料滋养水稻;水稻则为螃蟹遮阴,提供舒适栖息环境,形成“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生态良性循环。这一模式既守护了生态环境,又显著提升农业收益,真正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我们的蟹苗都是自己养殖的,不仅个体大,还特别适应本地的生长和养殖环境。所以养出来的螃蟹长势很好,个头大、蟹黄多、蟹膏足,肉质饱满又肥美。现在正是吃螃蟹的好时候,欢迎各位顾客来购买品尝,在这里,轻松实现吃蟹自由!”乔生说道。

  如今的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丰收喜悦不止在蟹塘,更藏在连片的金黄稻田里。螃蟹批量上市的同时,水稻也即将迎来成熟收割期,双重丰收的期待让园区活力满满。

  “今年我们种植了1300亩水稻,品种涵盖稻花香2号、闽龙1号与松粳22号。目前水稻长势喜人,预计产量可达110万斤左右,计划于本月底启动收割工作。”乔生介绍。

  在这里,产业发展与生态改善同频共振。曾经的盐碱地变身生态宜居之地,真正实现“产业兴”与“生态美”的双向奔赴。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以“稻蟹共生”为突破口,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动范例。这个秋天,别错过准格尔旗的这份丰收礼!来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尝一口现捞的肥蟹,看一眼金黄的稻田,把秋日的美好滋味和风光都装进心里。(完)

编辑:李爱平
图片新闻
  • 内蒙古移动“青”力构筑全方位防线 守护群众“钱袋子”
  •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安彩艳博士获国家自然科学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 内蒙古:学生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
  •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尿不湿到火箭皆含“煤基因”
  • (活力中国调研行)绿进沙退的阿拉善答卷
  • 【活力中国调研行】6500吨鲜奶的智慧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