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化德县残联7年帮助200多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2025年09月03日 14:21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9月3日电 (记者 张玮 张林虎)“因为干不了太重的活,谁可能给你工资?”十多年前,家住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的王晓红因为患视神经脊髓炎成为重度残疾人,从此家境一落千丈。近日,记者再见她时,她的生活已是另一番景象。

  “困难时,我甚至不敢去医院看病,维持生命的激素药每个月要2000元,我一天只敢吃半天的量。”2022年,当王晓红得知有企业愿意聘用她时,她简直不敢相信。

  此后,王晓红的工作种植亚麻籽,用于一家企业的生产员工福利。“每年春天播完种后,平时只要定期除草,等秋天收割完亚麻籽,公司就会派车来收货。”这样的工作强度对于像王晓红这样不能过度劳累残疾人来说刚刚好。

  有了工作以后,王晓红也有了医保,终于能付得起药钱了。“以前吃药就有时候就心想隔几天,少吃一片,过两三天再少吃一片。但现在不会了,现在每天都想着,千万把药吃好。”王晓红说。

图为王晓红在亚麻籽地中除草,今年的亚麻籽长势喜人。

  王晓红所在的化德县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近年来,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第一期残疾人就业3年行动计划等政策的促进下,化德县聚焦残疾人就业方式创新,引入东部企业帮扶,实现全县残疾人就业率大幅提升。每位残疾员工年收入均超过3万元。高峰期有超过300位残疾人实现就业,符合条件的一级、二级残疾人应就业尽就业。

  这些工作的开端是一条帮扶信息。2018年,化德县残联副理事长王强还在担任驻村书记,他一直希望能为村里的残疾人找到就业机会。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强看到上海灿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内蒙古多地开展就业帮扶项目,对接东部企业需求,帮助招聘内蒙古残疾人入职就业。于是,王强几经周折与公司取得联系,达成合作意向。

  随后化德县残联通过社区、村残协,摸底调查残疾人就业需求,将有就业意愿、符合就业条件的一百多位残疾人纳入人才库。2019年,化德县第一批46位残疾人入职康师傅集团。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为康师傅收集整理其100多个产品在全国在线平台的销量数据。至今,康师傅集团在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吸纳了190多位残疾人就业。

  化德县残联办公室主任张义回忆,一开始县里的残疾人们不敢相信他们能有就业机会,担心是骗局,残联工作人员为此做了很多说服工作。当第一批残疾员工领到工资时,“他们(残疾员工)高兴地说,‘我们跟正常人一样,也能挣到工资了’!”

图为多家公司代表来化德县慰问残疾员工。

  在东部企业与化德县深化就业帮扶合作的过程中,残疾人们的就业方式也在不断创新。上海灿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伍群林介绍,如何设计符合企业需求、残疾人又力所能及的岗位是项目发展的一大难点。最初,收集销售数据的岗位便是专门为康师傅这样的消费品公司设计的。此后,公司还开发了特色农产品种植岗位:结合化德“亚麻籽黄金产地”的农产品特色,聘用残疾人为企业种植亚麻籽,企业加工包装后用于内部员工福利。

  为了加深企业对残疾员工工作、生活情况的了解,伍群林每年组织企业代表到化德残疾员工家中探访。2025年8月28日,几家公司代表来到化德慰问残疾员工,慰问品包括米、面、油、日化用品、冰箱、彩电等。

  王强表示,下一步,化德县残联将积极贯彻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第二期3年行动,争取将就业范围拓展至更多残疾人。(完)

编辑:
图片新闻
  •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尿不湿到火箭皆含“煤基因”
  • (活力中国调研行)绿进沙退的阿拉善答卷
  • 【活力中国调研行】6500吨鲜奶的智慧旅程
  • 歌游内蒙古《歌声无界》亮相意大利贝加莫省第41届国际民俗文化节
  • 探访“万里黄河第一闸”: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
  • 【澳门华侨报】天幕下的穹庐:蒙古包承载游牧人“心之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