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8月13日电 题:集宁12345热线:串联民生小事书写城市温度
作者 张林虎 吕韦
一座城市的温度,在于每一个市民的呼声都能被听到,“12345”就是这样一条代表着城市温度的热线。小到一个井盖、一辆共享单车,大到食品安全、优化营商环境……每一次热线铃声响起,都承载着群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认可和对解决自身诉求的期待。
让“烟火气”不扰“邻里情”
傍晚时分,烟火气本是生活的温馨点缀,但住在滨河小区B区的居民却曾因此犯愁。小区西门有一家烧烤店,每天下午6点后便会在户外支起烤炉,升腾的油烟弥漫在居民区,烟火气成了扰人的“烦恼气”。小区居民不堪其扰,拨通了12345政务服务热线求助,希望职能部门帮助解决。
接到工单后,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泉山一中队的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他们向商家耐心说明户外烧烤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同时向商户普及露天烧烤对环境的危害,引导商户转变经营方式,维护城市环境。商家在了解居民意愿后,当即表示理解,主动将烧烤工具收回店内,改为室内操作。
在后期回访中,附近居民对整治成效给予了肯定,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赶走“油烟味”,留住“烟火气”,曾经因油烟而起的邻里间的小摩擦,在高效处置下“烟消云散”。
让“优惠单”不藏“糊涂账”
“谢谢你们跑这一趟,我这刚打完电话没多久就过来帮我解决了问题。”市民荆女士向区市场监管局的执法人员连声道谢。不久前,荆女士在一家火锅店用餐时遇到的消费纠纷,在12345热线的转接和执法人员的快速处置下,得到了圆满解决。当天,荆女士使用优惠券在一家火锅店消费,却发现用优惠券购买的菜品分量比直接点单的同款菜品少了一些。她当即向商家提出疑问,但商家辩称优惠菜品原本分量就少,只是没在宣传时标明克数,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荆女士随即拨打12345热线投诉。
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接到工单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认真听取双方说法后,耐心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执法人员向商家指出,优惠活动的规则应当清晰透明,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同时也向荆女士解释商家可能存在的疏忽。经协调,商家为荆女士办理了退款,并承诺立即整改,在线上线下平台同步明确标注优惠券使用规则及菜品克数。
“我们店开业时间不长,为了引流推出优惠套餐,却因细节考虑不周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好的体验,现在已经全部整改完毕。”该火锅店负责人诚恳地说。一场消费纠纷的化解,让“闹心”变成了“顺心”。
让“升学事”能有“贴心助”
2025年高考前夕,集宁公安分局通过对12345政务服务热线的快速响应,为一名考生解决了身份证遗失的难题,让考生家长梁先生感激不已。原来,梁先生的孩子因意外骨折导致行动不便,无法到派出所办理身份证,而高考报名迫在眉睫,这可急坏了一家人。
情急之下,梁先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打了12345政务服务热线,询问是否可以上门办理。集宁公安分局热线中队接到工单后,立刻联动户政部门,携带身份信息采集设备,前往梁先生家中。工作人员在完成了身份信息核验、人像采集等流程后,为考生加急办理了身份证。拿到崭新的身份证时,梁先生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事后,他再次拨打12345热线表达感谢:“民警们的服务太贴心了,在这么关键的时候帮了我们大忙,有他们在,我们真的特别安心。”简单的话语里,是群众对贴心服务的认可。
让“墙缝痕”不碍“居家安”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不到两天就把墙修好了,看着心里都亮堂。”4月7日,新体路街道如意社区的一位居民紧紧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语气里满是感激。这份感激的背后,是社区对12345政务服务热线工单的高效响应,也是对居民“急难愁盼”的精准破题。
此前,如意社区接到12345热线转来的工单,一位居民反映自家所在的过道墙体出现了一道竖向裂缝。这道裂缝不仅影响了楼道的美观,更让居民心里犯嘀咕:“会不会是墙体结构出了问题?会不会有安全隐患?”考虑到居民的安全,接到工单后,社区工作人员带上工具,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看情况。
确认问题后,他们当即动手,用水泥仔细修补了裂缝。看着修补好的墙面,居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关键事,努力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满足感和安全感,12345政务服务热线撬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变革的背后,是一份写满幸福温暖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