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2025年以来,内蒙古移动通辽分公司(以下简称“通辽移动”)结合牧区实际,创新普法形式,深入通辽市扎鲁特旗等牧区开展“民法典与反诈宣传进牧区”专项活动,通过“双语普法”“以案释法”“流动宣传”等形式,让法律知识“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切实提升牧民法治素养,助力守护群众“钱袋子”。
双语普法零距离 法律知识入民心
针对牧区群众居住分散、信息接收渠道有限的情况,通辽移动法务人员与懂蒙语的网格员共同组成普法小队,深入牧区,采用“蒙汉双语”模式,确保法律知识精准传达。普法队员走进牧民蒙古包,聚焦草场承包流转、邻里纠纷、婚姻家庭、民间借贷、牲畜损害赔偿等牧民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真实案例拆解《民法典》《草原法》相关条款,用“家乡话”讲透法律条文,让抽象法规变得鲜活可感。
与此同时,针对近年来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普法人员通过顺口溜、互动问答等生动形式,揭露“冒充熟人诈骗”“虚假投资理财”等常见骗局,帮助牧民提升防骗意识。同时,结合“断卡行动”,向牧民普及“两卡”(电话卡、银行卡)犯罪的危害,提醒群众切勿出借、出租、出售个人通信工具,避免成为诈骗分子的帮凶。
法治新风浸润草原腹地 打通惠民“最后一公里”
为覆盖偏远牧户,通辽移动穿越草原腹地,将法律手册与咨询服务直接送达牧民家中,确保普法无盲区、服务零距离。普法队员精选牧民身边的典型案例,用“小故事”阐明“大道理”,围绕草场界限划分、禁牧休牧政策、草原征占用补偿等牧民关心的核心问题深入解读《草原法》,强化牧民依法保护草原生态与维护自身权益的“双意识”。
截至目前,通辽移动“普法进草原进牧区”活动已覆盖通辽市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扎鲁特旗阿日昆都楞镇阿木古楞嘎查等多个牧区,发放普法资料上千份,有效提升了牧民维护权益的意识与能力,营造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牧区法治新风尚。当地牧民们纷纷表示,普法活动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真正让法律走到了身边、走进了心里。
下一阶段,通辽移动将持续深化“法治移动”建设,创新形式、拓展内容,推动普法宣传常态化,将更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精准送达基层末梢,为祖国北疆法治屏障、护航乡村振兴贡献移动力量。(供稿:孟欣 白岩)
免责申明:本文为商业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