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海外媒体看内蒙古

丰镇铺路村创新“两年三作”种植 让土地“生金”助乡村振兴

2025年11月12日 18:35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1月12日题:丰镇铺路村创新“两年三作”种植 让土地“生金”助乡村振兴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在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阶段,丰镇市南城区街道铺路村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创新发展“两年三作”种植模式,既破解了人多地少的发展难题,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更为全市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让乡村振兴的根基在田间地头愈发牢固。

图为“两年三作”农作物“铺路红”土豆 。 宣艳供图

  近年来,铺路村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一方面紧盯防返贫监测、“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核心任务,精准落实帮扶措施,着力缩小收入差距、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另一方面锚定“产业兴则乡村兴”的发展理念,结合全村实际和村民种植经验,探索特色农业发展新路径,推动乡村产业从“单一化”向“多元化”、从“保产量”向“提质量”转型。

  “以前一亩地一年只种一茬庄稼,收入有限,现在‘两年三作’模式让土地‘活’了起来,亩均收入能到1万元左右。”提起特色种植带来的变化,村民们难掩喜悦。

图为“两年三作”农作物小甘蓝圆菜。 宣艳供图

  铺路村创新推广的“两年三作”模式,以土豆、小葱、小甘蓝圆菜为核心作物,形成闭环种植链条:清明前提前培芽整地,覆膜种植“铺路红”土豆,依托当地独特的气候与地理优势,经农家肥大水灌溉,亩产可达4000斤,8月份提前1个月上市,凭借早市优势实现“产量高、价格优”;土豆收获后播撒小葱,利用其耐寒特性自然越冬,来年6月返青后收获,亩产高达1.2万斤;小葱采收完毕,7月中旬及时播种盛珍1号、2号小甘蓝圆菜,该品种生长周期短、耐旱抗病虫能力强,经科学培育后9月中下旬上市,亩产约1.2万斤,其清脆甜美的口感成为冬季腌菜及烹饪辅料的优选,深受市场青睐。

  为助力农产品增产提质,铺路村先后修建灌溉机井7眼,累计修筑灌溉农渠4.7公里,村“两委”、驻村工作队还联合公益性岗位人员定期开展农渠清理维护,为农作物生长提供稳定的水利保障。“两年三作”模式的成功推广,不仅让土地利用率实现翻倍,破解了人多地少的发展瓶颈,更丰富了农产品种类,让村民实现“一地多收、四季有产”,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如今的铺路村,田间地头绿意盎然、硕果累累,村民增收致富的信心十足、劲头满满。下一步,该村将继续紧跟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持续深耕特色农业,不断优化种植结构、提升产品品质、拓宽销售渠道,让“小作物”承载“大希望”,以特色产业兴旺带动村民共同富裕,为全市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更强劲的动力,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新画卷。(完)

编辑:崔博群
图片新闻
  • 建行员工倾力相助 七旬老人追回“被动投保”扣款
  • 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阿拉善分公司攻坚克难 畅联世界级“沙海孤岛”
  • 西乌珠穆沁旗文旅微短剧《99号公路》定档11月6日
  • 中国移动赵东团队:用49座基站点亮边境牧民数字生活
  • 内蒙古移动“红山先锋”党员突击队助力宁城猫砂产业升级
  • 内蒙古草原现“花式瑞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