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记者看内蒙古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1月12日电 题:京蒙协作10余年 四子王旗肉羊产业实现“输血”到“造血”蝶变
作者 张林虎 宋晓雨 白斯古楞
曾经受限于种业退化、产业链短、养殖效益不高的四子王旗,如今在北京市怀柔区的倾力帮扶下,凭借科技赋能、产业链整合等举措,肉羊产业焕发出蓬勃生机,实现华丽蝶变。
自2012年京蒙协作启动以来,北京市怀柔区与四子王旗紧密携手,以“科技赋能、链条整合、机制创新”为核心,累计投入7253万元帮扶资金,全面推进肉羊产业转型升级。怀柔区的帮扶不仅为四子王旗带来了宝贵的资金支持,更引入了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京蒙协作的框架下,三大重点工程成为四子王旗肉羊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高效肉羊生产联合体作为“筑基工程”,在全旗范围内建立了12个科技服务站,投放648只优质种公羊,通过“企业+农户”模式,成功培育了324户示范户,带动6.48万只基础母羊实现品种改良。经过改良的“杜蒙羊”,生长速度提升了30%,养殖效益提高了50%,为牧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红格尔苏木瀚乌拉嘎查的高海军,便是科学养殖的典型受益者。通过这种合作模式,高海军不仅减轻了草场负荷和劳动强度,还增加了收入,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在接受采访时,他激动地表示:“以前养羊不赚钱,现在养的白萨福克品种,是通过品种改良和胚胎移植技术培育的。我们家一直与赛诺公司合作,虽然羊的数量少了,草料消耗也少了,但收入却大幅增加,日子越过越红火。”
高效肉羊整村推进工程作为“示范工程”,投入2025万元,筛选140户示范户,带动500余户农牧民转型现代养殖。项目覆盖全旗10个乡镇的32个行政村,规模化养殖率从40%跃升至75%。作为产业“引擎工程”的杜蒙羊种业园区,总投资6446万元,建成了内蒙古东部地区规模最大的肉羊种业园区,年交易活畜30万只、育肥5万只,成为推动四子王旗肉羊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经过十余年的协作,四子王旗肉羊产业已成功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内蒙古赛诺种羊科技公司项目经理胡启生感慨:“十余年京蒙携手,咱们最核心的变化就是从‘等帮扶’变成‘自己闯’。如今,全产业链带动近5000户农牧民,人均肉羊收入从3000元提高到1.2万元,占家庭总收入的65%。这‘造血’能力一上来,牧民的积极性、产业的后劲都足了!”
面向未来,四子王旗正朝着“全国杜蒙肉羊种业生产输出基地”的目标迈进,将继续深化京蒙协作,推动肉羊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四子王旗的肉羊产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