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8月26日电(薛瑞敏 张雅茹)近日,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巧什营镇徐沟窑村的玉米田泛起金色波浪,农民们围拢田间,仔细察看不同玉米品种的长势,脸上洋溢着丰收的笑容——内蒙古农业大学李斐教授团队带来的良种筛选与精准施肥技术,为当地玉米种植注入新的科技动能。
2025年,县科技局依托和林格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引进内蒙古大学李斐教授团队,合作筹建科技小院。主要针对长期困扰农户的玉米品种选择难题,深入城关镇武松村、盛乐镇公喇嘛村、巧什营镇徐沟窑村等多地,对20余个玉米品种展开系统性筛选试验。这场覆盖不同生态条件的“田间大考”,旨在科学鉴定各品种适应性、抗逆性与丰产性,为农民精准筛选出最契合当地水土气候的当家良种,彻底终结“种什么、怎么选”的盲目困境,筑牢粮食稳产增产的第一道基石。
针对传统种植中化肥投入量大、底肥占比高、追肥不精准等问题,团队依托十余年科研积淀,基于“总量控制—阶段分配—过程调控”策略,集成“滴灌作物化肥优控全追技术”。该技术通过滴灌系统将化肥按作物生长需求精准、定时、定量输送到根部,如同为农田装上“智慧大脑”,彻底改变农民凭经验施肥的传统模式,大幅提升肥料利用率,有效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推动生产方式向绿色可持续转型。
当科学的良种在沃土中扎根,科技的力量正在重塑和林格尔县的田野图景。从破解选种迷局到革新管理方式,一项项“藏粮于技”的硬核成果,不仅解开了束缚农民多年的生产枷锁,更铺就了高产高效与生态和谐并举的现代农业新路径。紧握科技这把“金钥匙”,和林格尔县正奋力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让塞北粮仓的丰盈画卷,在农业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上铺展得更加坚实而绚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