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8月26日电 (记者 张林虎)25日晚,“苏木山遇见桂林山水”南北民歌联唱专场演出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开唱,来自广西、内蒙古两地的文艺工作者同台献艺,用民歌架起南北文化交流桥梁,也拉开了兴和县2025年“北疆情韵文脉传承”文化活动周序幕。
当晚,兴和县体育场内气氛热烈。演出以纳娋组合、通辽市乌兰牧骑与兴和县乌兰牧骑联唱的《南北欢歌》开场,随后《歌游内蒙古》《酒歌》《山歌好比春江水》等节目轮番登场。内蒙古民歌的草原豪情与广西民歌的山水灵韵交相辉映,让现场观众沉浸式感受两地文化魅力。
“刚到兴和就爱上这里的气候和美食,这次带来两首歌,也欢迎大家去桂林体验民族文化。”广西桂林歌手孔子鸣的话道出表演者心声。观众张裕佳则表示,第一次在家门口听到地道壮族民歌,《南北欢歌》融合南北曲调很有特色,期待更多这样的文化活动。
据了解,此次文化活动周将持续至8月30日,期间还将举办东路二人台专场、全民国防教育专场等活动。而兴和县近年来依托独特优势,文旅产业快速发展。
从北京出发,150分钟自驾或90分钟高铁就能抵达兴和,便捷交通让“近”成为其优势之一。这里山水林田湖泊草原齐聚,夏季平均气温18.8℃,“美”与“爽”的特质吸引众多游客。
近年来,围绕“生态兴和康养胜地”品牌,兴和县打造了三张文旅“名片”:27万亩林海的“森林氧吧”苏木山,是国家4A级景区;2360亩天然湖泊湿地“星空草原”涝利海,成热门打卡地;“养生绿谷”察尔湖则是综合旅游康养综合体。
如今,兴和县街头外地车牌增多,旅游高峰时住宿一房难求,民宿产业蓬勃发展。每年从北京来的游客就超100万人次,昔日文旅“盲区”已成热门综艺取景地、文化活动举办地。
“我们会推动文旅业态升级,培育新型业态,打造精品线路。”兴和县委书记王会雨表示,将落实北疆文化建设要求,让兴和山水之美与文化之韵深度融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