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呼和浩特海拉尔路街道:“铁三角”微治理织密民生网

2025年08月22日 11:53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8月22日电 题:呼和浩特海拉尔路街道:“铁三角” 微治理织密民生网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海拉尔路街道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6万余名常住居民,还有2.5万余名在校大学生。这里老旧小区多、驻区单位杂、人口密度大,却有着一份难得的和谐与安宁。这份安宁的背后,是街道探索出的“铁三角”微治理体系——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社区工作人员为骨干,楼栋(单元)长为触角,三者协同发力,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织密治理网络夯实自治根基

  “以前小区里有事,不知道找谁说;现在有了楼栋党小组,党员带头干,大家心里踏实多了。”说起社区的变化,海拉尔路街道军区社区居民王大爷深有感触。

  这变化源于街道对治理网络的重新编织。今年,街道下辖的10个社区按“铁三角”微治理要求,调整组建了46个小区党支部,细分出108个楼栋党小组。2017名在册党员、1811名在职党员全部纳入党小组管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了具体“岗位”。

  与此同时,街道重新梳理楼栋长和单元长队伍,优先选用党员和社区能人担任。如今,566名楼栋长中党员占了348名,2008名单元长里党员有801名。他们活跃在小区各个角落,是政策宣传员,也是民情收集员。

  为让社区管理与小区自治无缝衔接,街道推动“交叉任职”:18名社区工作人员兼任楼栋(单元)长,109名社区党员、112名楼栋(单元)长和46名社区工作人员进入业委会、物管会。目前,辖区46个有物业的小区里,4个成立了业委会,42个成立了物管会,“铁三角”与自治组织拧成一股绳,小区里的事有人管、管得好。

  创新机制载体激活治理效能

  “以前办事要跑好几个窗口,现在两个窗口全搞定,还能上门服务,太方便了。”在海拉尔路街道气东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刚办完医保业务的居民李阿姨连连点赞。

  这得益于街道推行的“三支队伍、三项工作”模式。各社区将便民窗口整合为2个,10名社区工作者分成三支队伍:便民窗口服务队负责低保、就业等惠民政策落实;包联居民服务队会同107名网格员入户征集诉求、化解纠纷;活动服务队组织志愿服务、文艺演出等活动。ABC轮岗机制确保服务不断档,居民的事随时有人管。

  物业是小区治理的关键一环。街道组织26家物业公司成立“物业党建联盟”,每月开联席会议,组织实地观摩,对标找差距。街道还为物业公司派驻党建指导员,定期开调度会解难题。不久前,公主府社区一家物业公司因保洁力量不足导致小区环境变差,党建指导员牵头协调,社区与物业联合开展“环境整治周”,3天就让小区焕然一新。

  “参与小区巡逻一次积2分,调解一次矛盾积5分,积分能换米面油,还能评优秀。”这是街道推出的“积分奖励机制”。通过文明实践云平台和“积分存折”,党员、楼栋长参与治理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年底评上“优秀楼栋长”,不仅有荣誉证书,还能优先享受油烟机清洗等便民服务。

  办好民生实事回应群众期盼

  “地下室积水了,快来看看。”今年7月25日清晨,八一小区9号楼2单元单元长发现雨水倒灌,立刻联系小区党支部。党小组迅速启动预案,党员、楼栋长带头蹚水疏导,物业跟进抽水,不到两小时就排净积水,保住了居民财产。

  这样的快速响应,源于“铁三角”的联动机制:楼栋长、单元长巡查发现问题,上报小区党支部;属社区自治范围的,由社区统筹物业、业委会和居民协商解决。

  对社区解决不了的难题,街道有“民情快应处办平台”。气东社区团校巷统建楼小区楼顶漏雨严重,因无大修基金,居民集资压力大。社区将情况上报平台后,街道实地调研发现漏雨是普遍问题,很快将该小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居民悬着的心落了地。

  若街道也难以解决,就启动“村居吹哨未诉先办”平台。体校巷社区草勘院家属楼水压低多年,街道“吹哨”后,春华水务迅速响应,目前正新建二次加压泵房。“以前水压小到热水器都用不了,现在终于要解决了!”居民们喜上眉梢。

  数据显示,“村居吹哨未诉先办”平台投用以来,街道民生服务类投诉量同比显著下降。

  如今的海拉尔路街道,党员带头、干群协同、各方参与的治理氛围日益浓厚。“铁三角”微治理就像一颗铆钉,牢牢铆紧了基层治理的根基。(完)

编辑:崔博群
图片新闻
  • 瑞众保险内蒙古分公司呼和浩特中支联合社区举办“旧物置换 环保集市”活动
  •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山洪致11人遇难1人失联
  • 那达慕上的“小孩哥”“小孩姐”:血脉里的文化基因焕发新生机
  • 从首都到草原 北京孩子跨越千里参加那达慕
  • 居延遗址核心区新发现一处青铜时代遗存
  • 国际日报:那达慕狂欢“点燃”草原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