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中新记者看内蒙古

聘6专家建智库 和林格尔土城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护北疆千年文明根脉

2025年08月18日 11:13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8月18日电 (记者 张林虎)17日,以“文化遗产保护·我们在行动”为主题的和林格尔土城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举行。

图为活动现场。

  和林格尔土城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下简称土城子遗址公园)所依托的土城子遗址是黄河“几”字弯北岸规模最大的古代城市遗址,历经春秋、战国、秦汉、魏晋、隋唐、辽金元等历史时期,出土各类文物万余件(套),见证了中华文明在北方草原2000余年的演进与变迁,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有力印证,也是促进县域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纽带。

  活动现场,土城子遗址公园聘任了包括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考古理论与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终身名誉副秘书长、浙江省文物保护利用协会副会长陈寿田等6位专家,组建高质量的智库团队。

图为和林格尔土城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揭牌。

  “土城子遗址文化价值独特,是研究边疆地区历史、见证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珍贵史迹,必须持续加强遗址本体保护,系统开展考古研究,借鉴良渚、泥河湾、三星堆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成功经验,将其打造成‘国内领先、内蒙古第一’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典范。”陈寿田说。

  土城子遗址公园是呼和浩特市首家、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家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现已建成文化展示区、遗址核心区和辽文化公园三大片区。其中,文化展示区新建遗址博物馆、非遗展示馆,并对盛乐博物馆进行了升级,馆藏文物1608件(套);遗址核心区以约3800亩本土农作物大地景观创新展示“四城嵌套”格局,7.6公里长环形栈道串联中城、文化层断面等10处展示节点;辽文化公园集中展示墓葬考古成果,配套建设了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等设施,共同构建起集科研、教育、游憩于一体的北疆文化地标,成为呼和浩特“一廊两轴五带”文旅发展布局中的重要节点。

  本次活动由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中共和林格尔县委员会、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主办;和林格尔土城子考古遗址公园服务中心承办;内蒙古蒙牛(乳液)股份有限公司、中新社(北京)国际传播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协办。(完)

编辑:崔博群
图片新闻
  • 瑞众保险内蒙古分公司呼和浩特中支联合社区举办“旧物置换 环保集市”活动
  •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山洪致11人遇难1人失联
  • 那达慕上的“小孩哥”“小孩姐”:血脉里的文化基因焕发新生机
  • 从首都到草原 北京孩子跨越千里参加那达慕
  • 居延遗址核心区新发现一处青铜时代遗存
  • 国际日报:那达慕狂欢“点燃”草原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