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统战新语

【寻美内蒙古 美在兴安盟】内蒙古牧民新生活:科右前旗的“共富密码”藏在草原的每一缕风里

2025年07月30日 19:22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7月30日电  题:内蒙古牧民新生活:科右前旗的“共富密码”藏在草原的每一缕风里

  作者 乌娅娜  王雪汀

  牛羊肉统称的“红食”,和奶制品统称的“白食”,构成了蒙古族的传统美食。位于乌兰毛都大草原上的科右前旗,这两种传统美食成为带动当地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媒介。

  “‘特门郭勒’这个商标源于我的家乡特门嘎查。我是那里土生土长的牧民。”品牌创始人王国祥饱含深情道:“特门牧场是1956年建成的牧场,它旗下合作社曾被周恩来总理授予‘农业社会主义先进单位’,也曾受过乌兰夫主席的亲笔题词,我们是历史悠久的品牌。”

  2010年11月,怀揣着提升草原羊肉价值、增加牧民收入的强烈愿望,时任特门嘎查(村)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的王国祥决心继承和发扬“特门牧场”红色基因,牵头成立了“科右前旗鑫祥圆养殖合作社”,并立下“一生只做草原有机羊”的质朴誓言。2011年,“特门郭勒”商标正式注册,正式开启杭盖草原有机羊肉品牌的新时代。

  而今的“特门郭勒”,不仅是对光辉历史的传承,更是推动现代牧业产业化升级的标杆。2022年,品牌建成占地近3万平方米的数字化共享工厂,拥有3800平方米的现代化生产线,全面集成了先进的溯源系统,实现从牧场到餐桌的全过流程可视化、可追溯管理,羊肉质量安全有保障,品牌公信力大幅提升。

图为“特门郭勒”草原有机羊制成的美食。

  “我们的黑头羊在杭盖草原自然放牧,吃的是沙葱、野韭菜等天然牧草,这成就了羊肉不可复制的卓越品质。”王国祥自豪道:“我们还拥有专利包装,产品畅销全国。”

  来自天津的自媒体人郭赫雯在品尝后连连称赞:“这个羊肉不是很干,有种独特的味道,以前从没吃过,搭配着奶茶,特别好吃。”

  谈及产业的带动效应,王国祥更加高兴:“目前我们主要通过订单牧业、吸纳就业、入社合作等模式带动农牧户共同参与生产。2018至2022年常年就业20人左右,2022年起季节性就业近百人。所有协议户的羊按全盟最高价基础上多加一元收购。2019年起,特门嘎查困难牧户的羔羊每只额外补贴80元,2020年起扩大至全乡困难户,目前人均增收约2000元,合作户收购季节均增收近万元。”

  基地不远处,“查干伊德”(蒙古语,译为奶食品)非遗传承人姜文龙正通过线上平台和网络直播,将他手工制作的奶豆腐销往全国各地。

  “我从小就跟着家里的长辈学做奶食品,一直坚持手工生产,现在为了适应年轻人的口味,也在保留传统做法口味的同时进行创新。”姜文龙边展示产品边向记者介绍。

图为科右前旗奶食品。

  内蒙古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苏木党委书记倪达胡巴雅尔介绍道:“特润奶制品加工专业合作社是乌兰毛都苏木奶制品标准化生产的典范。合作社生产多种奶制品,年利润可达200万元。”在带动群众增收方面,特润合作社同样交出亮眼“成绩单”:常年雇用脱贫人口3名,收购20余户牧民牛奶制作奶制品,在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带动群众年均增收8000元以上。作为一名老党员,姜文龙还无偿为84户牧民提供奶制品制作技术培训,带着乡亲们共同致富。

  从“特门郭勒”草原有机羊到特润合作社的奶制品,一曲关于“共富”的崭新乐章正徐徐奏响。

  风吹过草原,也吹动了牧民们的幸福生活。(完)

编辑:尚虹波
图片新闻
  • 内蒙古:多种特色项目亮相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 探访中苏金街:在满洲里感受中俄文旅交融
  • “资金活水”润民生:工会无息借款滋养家庭经济发展沃土
  • 瑞众保险在内蒙古落地"教育+民生"双帮扶项目
  • 瑞众保险全面开启2025年“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活动
  • 献礼7.8,瑞众保险主题摄影大赛用镜头 诠释“爱·责任·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