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7月24日电 (记者 陈峰)7月18日,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临展厅人头攒动,孩子们扒着玻璃展柜兴奋地踮脚张望,大人则举着手机对着巨大的鲸鱼标本连连拍照——这场名为“大鲸·小怪”的专题展刚一亮相,就有很多观众慕名而来。“很难想象,在远离海洋的内蒙古,能如此近距离地感受鲸鱼的震撼。”专程从北京赶来观展的大学生徐文杰说道。
据介绍,该展览以海洋哺乳巨兽为主角,打破了人们对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以往专注陆地、草原、沙漠等地域特色展示的刻板印象,将观众的视野从广袤的内蒙古大地延伸至深邃无垠的蔚蓝海洋。
“这次展览是我们突破地域限制的一次大胆尝试。”展陈部负责人孙炯清向记者介绍,“内蒙古虽然地处内陆,但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公众认识到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拓宽大家的自然认知边界。”
“大鲸·小怪”专题展的成功举办,是内蒙古自然博物馆近年来展陈工作不断创新突破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内蒙古自然博物馆持续探索创新路径,推出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临时展览。这些展览不仅致力于普及自然科学知识,还深入挖掘内蒙古本土的地域特色与自然资源内涵,既让观众领略到家乡的自然魅力,也通过引入如海洋生物等多元内容,打开了一扇探索广阔自然世界的窗口,感受大自然跨越地域的神奇与伟大。
同时,博物馆还充分利用过渡展厅,推出《墨香润自然》廉政书画展、《驰骋北疆》蒙古马特展等主题临展。这些展览以多元文化形态为载体,在传递廉政理念、展现地域文化魅力的同时,将主流价值理念融入其中。通过书画中蕴含的清正风骨、民族文化中体现的团结奋进精神,潜移默化地引导观众增强对廉洁文化、蒙古马精神的认同,让主旋律在文化浸润中更深入人心,为社会凝聚起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