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从执迷不悟到及时止损:民警“咆哮”拦下5万元被骗款

2025年07月23日 15:23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7月23日电(刘译炜)“你这就是被诈骗了!”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公安局稀土高新区万水泉派出所民警边泽平急促而响亮的声音在居民楼里回荡。这场“咆哮式”劝阻的背后,是一场与电信诈骗分子的“时间赛跑”——市民李女士正深陷虚假投资陷阱,5万元存款已转入诈骗平台,民警的及时介入最终为她守住了血汗钱。

  当日,包头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值班民警王啸虎发现一条疑似被诈骗得线索,经分析研判后立即向稀土高新区公安分局发出紧急预警:辖区居民李女士疑似遭遇电信诈骗并正在转账。万水泉派出所民警接到指令后,火速赶往李女士家中。此时,李女士刚将5万元存入一个名为“中国医药”的网络平台,还在为“高额回报”沾沾自喜。

  这场骗局的序幕,始于李女士在交友网站上泄露的个人信息。诈骗分子精准锁定这位单身母亲,伪装成“部队单身军官”,诱导她下载非官方聊天软件“Ant messenger”建立联系。通过长期嘘寒问暖,骗子逐渐取得信任,进而邀请李女士协助管理“中国医药”网络平台,近百万元的虚假资金流水让她深信不疑。

  “他说这是内部理财渠道,稳赚不赔。”面对民警的劝阻,李女士起初完全不相信自己被骗,反复强调“投资肯定有高回报”,甚至责怪民警“多管闲事”。她坚称这位“军官朋友”不会骗她,拒绝提供手机让民警操作。

  “账户里的钱都是假的!哪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民警一边展示类似诈骗案例,一边大声戳穿骗局:“你转账的平台根本没有资质,所谓的‘军官’就是骗子!”从警民对峙到逐渐信任,经过民警耐心劝说,李女士终于清醒:“我好像真的被骗了。”在民警帮助下,她成功办理了资金止付。

  回顾整个骗局,骗子的套路清晰可循:先以“交友”获取信任,再用“高回报投资”诱骗投入资金。包头公安提醒,此类诈骗往往通过非官方聊天软件沟通,以“内部渠道”“稳赚不赔”为诱饵,初期可能返还小额收益骗取信任,一旦大额投入便会卷款消失。

  警方特别强调,切勿下载来源不明的APP,不要向陌生账户转账。如遇类似情况,应第一时间联系警方核实。目前,“金钟罩”反诈小程序正在全市推广安装,已累计预警上万次,正是这些“千里眼”和广大民辅警的“铁脚板”,共同筑起守护群众财产安全的防线。(完)

编辑:崔博群
图片新闻
  • 探访中苏金街:在满洲里感受中俄文旅交融
  • “资金活水”润民生:工会无息借款滋养家庭经济发展沃土
  • 瑞众保险在内蒙古落地"教育+民生"双帮扶项目
  • 瑞众保险全面开启2025年“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活动
  • 献礼7.8,瑞众保险主题摄影大赛用镜头 诠释“爱·责任·美好”
  • 瑞众保险喜临门(典藏版)养老年金保险荣获 “金口碑”年度年金保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