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7月24日电 (刘文华 包卉)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中旗立足地域土地资源特点与生态发展需求,以草为基,科学合理制定发展规划,加大草业科研开发和推广力度。在科左中旗丰库牧场羊草种子繁育基地,曾经寸草难生的盐碱地,如今已蜕变为绿意盎然的“希望田野”,正以勃勃生机,书写着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崭新篇章。
艳阳高照,走进位于丰库牧场荷叶花分场的羊草种子繁育基地,昔日的盐碱地在项目改良下产生了惊人的变化。走在项目区内,看着眼前随风起伏的绿色波浪,羊草、披碱草在阳光下舒展叶片,沙打旺点缀着细碎的紫色小花,村民孙健平心中充满感慨。“我小时候在这里玩,大甸子上全是盐碱地,煞白的盐碱地没有一丝绿色。现在这里都种上草,一眼望去都是绿油油,环境好了,还是我们农牧民受益。”孙健平说。
过去,荷叶花分场这片土地因盐碱化程度高,土地板结、肥力低下,普通牧草难以生长,土地利用率极低。近几年,内蒙古满都乎草业公司通过种植羊草、披碱草和沙打旺等 改良土壤措施,逐步改善了土壤结构和酸碱度的状况。如今的盐碱地已大变样,特种牧草成功扎根生长,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更成为农牧民增收的新引擎。
“改良项目实施后,我们当地的农牧民有补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农牧民可以来这里务工,在家门口就找到了工作,有了收入。秋季牧草成熟后,农牧民可以把牧草打捆饲养牲畜,也满足了冬季的牲畜草料需要。”丰库牧场荷叶花分场党支部副书记赵国山例数着土地改良的好处。
牧草的茁壮成长,让当地农牧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如今,丰库牧场的羊草种子繁育项目正朝着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方向稳步前行。
科左中旗丰库牧场副场长包乌云介绍:“今年,丰库牧场围绕‘三北’工程、荒漠化治理及草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对优质饲草种子的需求,联合旗林草局、内蒙古满都乎草业有限公司,推进自治区级草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草原围栏以工代赈工作。建成15公里草原围栏,减少越界放牧,提升植被覆盖率,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此外,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通过劳务报酬和管护岗位提高村民收入,真正实现‘生态得保护、群众得实惠’的双赢目标。”
生态改善带动民生改善,盐碱地成为农牧民的“生态地”“致富田”,“绿水青山”所蕴含的价值在丰库牧场的草原上正源源不断地释放,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