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0月13日电 题:锡林郭勒:2024年超额完成防沙治沙任务
作者 奥蓝 张籍元 陈宇彤
2024年,锡林郭勒盟承担新能源建设任务270万千瓦,应完成治沙面积 43.6万亩。截至9月5日,已完成治沙面积98.9万亩,完成率105.6%,超额完成内蒙古自治区下达任务。其中,依托2024年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项目,对国省道干线两侧流动沙地进行优先治理,全面完成7个地区10条国省道干线两侧1公里范围内流动沙地治理任务 9.92万亩。在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沙地治理任务这项工作中,锡林郭勒盟通过实施六大举措,高位推进任务圆满完成。
加强组织领导,高位推进治理。锡林郭勒盟委、行署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深入重点旗县调查研究,安排部署重点工作,发布歼灭战令,全面启动实施歼灭战重点工程。确定风光一体化工程项目治理标准700元/亩,以治理固定、半固定沙地为主,采取围栏封育、禁牧管护为主,补播施肥和风蚀坑治理为辅,加大治理规模,加快生态整体恢复进度。锡盟纪委监委将项目实施全过程列入监督贯通协调平台,得到国家林草局浑善达克歼灭战区指挥长的充分肯定。
创新工作机制,实施多元治理。确定“谁的草场谁申请、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通过以工代赈、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机制,加强技术指导,保障工程质量,充分调动农牧民及其合作组织参与沙地治理的积极性。同时,明确补贴标准,强化资金监管使用。2024年采取农牧民及其专业合作社自建方式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面积达到65万亩以上,占工程总量的65%以上,全盟137个农牧民合作社,3497名农牧民参与了工程建设,人均增收 1.2万元左右。
加大种苗储备,保障工程需求。发展育苗、育种产业,实现就地就近解决治理材料,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截至目前,锡林郭勒盟有144个苗木生产经营主体,出圃苗木2700万株、黄柳插条1.14亿株,满足了工程需求。同时,加大草种繁育基地建设,到2025年,草种繁育基地面积达4万亩,生产能力达40万公斤以上。根据后期沙地治理计划,以国有林场种苗基地为主阵地,结合国有企业和合作社,进行苗木种子收储、订购,并定期调度苗木供需情况,确保工程项目种苗供应。
加强技术指导,全程监督治理。林草行业主导项目建设,派出四个督导组分区指导,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同时,成立四个盟级技术服务队,负责政策宣传落实、技术指导培训和物资协调,累计开展技术服务近百余次。
强化科技支持,高效推进治理。锡林郭勒盟林业工作站联合多家研究机构成功揭榜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集成技术示范”项目,目前正启动前期工作。同时,锡林浩特市与中国农科院草原所合作建立全盟首个“博士服务站”,目的是优化区域林草沙系统治理格局,推广保护建设技术,并建立两个沙化土地修复示范区,总规模1万亩以上。此外,与科技企业合作,采用自走式平茬机设备,机械化治沙面积达30余万亩,提高治沙效率30%。
推动畜牧业转型,助力生态恢复。2024年锡林郭勒盟在4个旗县开展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试点工作,探索解决草原过牧问题的有效途径和促进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有益模式。持续巩固“减羊增牛”成果,并围绕肉牛产业发展制定扶持办法,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舍饲养殖、精深加工和饲草料保障等,计划投入资金4.95亿元,其中盟本级投入资金1.6亿元,以加速畜牧业转型,促进草畜平衡,有效解决草原过牧问题,巩固沙地治理成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