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产业资讯

内蒙古移动:让巴丹吉林沙漠“一网无前”

2024年10月09日 15:09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推广)

  在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申报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顺利通过评审,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成为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这也意味着中国拥有了15项世界自然遗产、4项文化和自然双遗产。而在这雄浑壮阔、总面积达4.92万平方公里的巴丹吉林沙漠,曾经这片神秘的沙漠犹如信息孤岛,与世隔绝。如今,内蒙古移动凭借先进的技术与顽强的拼搏精神,在沙漠中架起了信息的桥梁。

  “黄沙漫漫绝音信,移动协网入深漠”

  巴丹吉林沙漠,以其高耸的沙山、静谧的湖泊和广袤的沙海闻名于世。然而,恶劣的自然环境一直阻碍着网络信号的覆盖,无网络覆盖的困境如同一座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横亘在发展的道路上。游客进入沙漠后基本“失联”,遇紧急情况无法及时求救,阻碍了旅游业发展。科研工作者因无网络难以传输数据、交流成果,科研进度受阻。沙漠中的居民和工作人员也深受其害,信息闭塞,无法了解外界动态,经济活动受限。而且,一旦有紧急情况,无法快速联系救援,生命财产安全难以保障。没有网络覆盖的巴丹吉林沙漠仿佛被与世隔绝,发展严重受限。为此内蒙古移动积极响应国家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号召,勇挑重担,决心让网络信号在这片沙漠绽放光芒。

  “黄沙万里传信号,基站千寻立漠边”

  为了实现巴丹吉林沙漠的网络覆盖,阿拉善移动的工程团队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不仅要克服运输困难、施工环境恶劣、沙丘移动对光缆的影响等诸多困难,成本甚至会增加好几倍。在建设过程中,基站建设所需的设备、物资都要靠越野车从几百公里外进行运输。在茫茫沙海,没有电,更没有网络信号,为解决施工用电,阿拉善移动利用当地丰富的风光资源,采用风、光互补供电,通过微波解决基站传输的问题。2018年终于在这里建起了第一座基站,此后连续6年阿拉善移动都承担着电信普遍服务任务。直到2020年,阿拉善移动又投资了500万元,在巴丹吉林沙漠景区敷设光缆53公里,成功开通了3个通信基站,架起了沙漠地区与外界沟通的信息桥梁。

  截至目前,巴丹吉林沙漠已成功开通4G基站5个、5G基站2个,可满足4000人同时打电话上网,大幅提升用户感知,为沙漠深处的牧民和游客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黄沙漫处信号通,移动铸就新‘丝路’”

  如今,内蒙古移动的网络信号已在巴丹吉林沙漠稳定覆盖。如果说移动网络让巴丹吉林沙漠“一网无前”,那么“一网”则代表内蒙古移动在巴丹吉林沙漠构建的网络支架,“无前”则代表内蒙古移动向前、不可阻挡在巴丹吉林沙漠网络覆盖的决心。

  内蒙古移动在巴丹吉林沙漠的网络覆盖不仅彰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也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相信在内蒙古移动的持续努力下,巴丹吉林沙漠的网络将更加完善,为这片神奇的土地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可能。(金燕 程雨)

 

 

 

 

  免责申明:本文为商业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编辑:奥蓝
图片新闻
  • 赤峰:斑斓秋色浸染田野
  • 呼和浩特:国庆假期 儿童书店享受阅读
  • 国寿寿险不断丰富区域特色产品供给
  • 瑞众保险呼和浩特中心支公司开展 “日行一善”公益活动
  • 锡林郭勒草原上的国庆仪式感:民众同国旗合影,向祖国致敬
  • 个人客户规模超4000万人,瑞众保险何以“赢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