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赤峰:职业教育成为地方发展“人才仓”

2024年09月27日 19:25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9月27日电(奥蓝 孙凌凌)立足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赤峰机电工程学校把职业教育与服务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结合,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等多种方式,把人才留在当地,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培育一批高质量乡村人才。

  赤峰机电工程学校与在内蒙古绿缘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在实践课堂上,赤峰机电工程学校园艺技术专业的同学们跟着师傅学习修剪造型松。疏枝、造型…宫健强越学习越感兴趣。家乡敖汉旗被誉为“全球环境五百佳”、“全国人工造林第一县”,好生态也让更多的企业扎根,在绿里淘金,向全国各地输送绿化苗木,这也让宫健强也看到了职业发展的前景。

  赤峰机电工程学校学生宫健强说,听着鸟语花香,干这活,特别有力气,特别有劲。做的比听着更认真,学得更快、更好。我想跟着师傅们学习学习这些技术,也想成为一名园艺师,把自己修剪的作品亮相全国各地。

  内蒙古绿缘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二民告诉记者,以往人才都是从山东高薪聘请,一直就想培养当地的技能人才。从2022年校企合作以来,企业成为了学校的实训基地,学校老师讲解理论知识,公司的师傅培训实践技能,这样学生对专业、岗位会有更清晰的认知,所学技能直接应用于实践,为未来的就业奠定基础。同学们需要一份工作,企业需要这样的人才,实现了对接。

  9月27日赤峰机电工程学校举行揭牌仪式,由原本的敖汉职业中学转变为赤峰机电工程学校,名称转变的背后是面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赤峰市敖汉旗一个农牧业大旗,学校开设了畜禽生产技术、汽修、护理、计算机应用、园艺技术、机电技术应用等9个专业,形成了立足一产、凸显特色、接二连三融合发展的专业布局。教师们频繁与企业沟通,贴合生产实际,按照“一班一方案”“一企一方案”精心设计课程。立足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学校近三年累计培训各类人员4万多人,职业教育成为地方发展“人才仓”。

  赤峰机电工程学校副校长于海涛说,与各高校深度对接,我们就是要重点打造机电类专业,主要是基于国家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对技能人才的旺盛产业需求,让每个孩子毕业后都能有向上晋升的渠道,有安身立命的本领,有收入稳定的工作。

  敖汉旗历史文化底蕴厚重,今年当地主推史前文化之根,打造世界级人文游目的地。赤峰机电工程学校开展了系列“非遗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开设玉雕、陶艺等社团。这段时间,赤峰市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遗址出土体量最大玉龙,学校第一时间邀请手工艺人讲解玉器制作加工技艺,分享玉龙故事,让越来越多的同学们有了学习玉雕的想法。

  玉雕手工艺人王雪鹏说,特别喜欢走进赤峰机电工程学校,希望通过雕刻的玉石作品让同学们了解家乡历史,会讲家乡故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赤峰市敖汉旗常务副旗长张启航说,未来围绕地方发展战略定位,将充分发挥双元制职业教育特色优势,努力打造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仓”、企业创新的“技术仓”、社会进步的“服务仓”。(完)


编辑:乌娅娜
图片新闻
  • 内蒙古开鲁县玉米单产实现稳产
  • 华能北方“温暖工程”让幸福升温
  • 内蒙古阿拉善:多措并举促草原休养生息
  • 我国首个跨省区特高压绿电交易项目达成
  • “消保县域行”专项宣传活动在察右后旗举行
  • 内蒙古森工集团9个中层岗位开展竞争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