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记者看内蒙古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0月14日电 (记者 张林虎)10月14日是第56个世界标准日。当日,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内蒙古水利行业协会、东源黄河·长江水生态科技展览馆,以“推进数智赋能标准化,共促水利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活动通过展板展示、实地参观、互动体验等多样化形式,将标准化理念深度融入行业发展实践,提升全员标准化意识与能力。

据悉,由东源投资集团打造的黄河·长江水生态科技展览馆是本次活动的核心载体。该馆位于呼和浩特科技城核心区东源投资集团总部一楼,总投资3000万元,总面积3000平方米,设有“大国之策”“治水之路”“兴盛之本”“东源之道”四大主题展区。展馆厚植“绿色”发展底色,利用黄河、长江大数据服务平台、智慧水务等手段,全面详实地展现了内蒙古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经济繁荣的发展成就以及宜居宜业的美好愿景,现已成为内蒙古新增的一张城市名片。
展览馆内,现代展陈技术与标准化管理的融合成为亮点。从黄河、长江大数据服务平台、水文动态数据屏到治水工程沙盘演示,每一处细节均体现“数据驱动决策、标准规范流程”的理念。这种“技术标准+数据平台+示范工程”的三位一体模式,正是标准化与科技创新融合的生动实践。
作为内蒙古环保水务投资领域的领军企业,东源投资集团始终践行标准化理念,不断完善标准体系,既是工信厅认证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又建有东源再生水回用研发中心与国家CMA认证实验室。在标准化建设方面,公司深度参与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制定,目前已参编2项国家行业标准、3项团体标准,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环保水务行业的标准化不仅是技术规范的统一,更是推动产业升级、提升服务效能的关键引擎。通过本次宣传活动,参观者深刻认识到标准化工作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从流域治理到智慧水务,从技术突破到标准输出,标准化始终贯穿于水务事业的全过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