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产业资讯

四大运营商联合护航阿拉善民生工程通信安全

2025年09月24日 12:03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推广)

  2025年4月以来,内蒙古阿拉善盟巴彦浩特地区按下重点民生工程“加速键”,地下管网改造辐射22条城市主、次干道,5条支路范围内给水、雨水、污水老旧管网,共计改造给水管网66公里,污水管网37公里,雨水管网33公里。然而,工程“点多面广、工期紧凑”的特点,让贯穿城区的通信光缆与管道陷入“险境”——一旦受损,不仅会中断居民日常通话、在线教育,更可能影响应急指挥、政务服务等关键信号传输,成为民生工程推进中的“隐形梗阻”。

  面对挑战,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阿拉善分公司主动扛起行业责任,迅速联动电信、联通、广电三家运营商,组建“巴彦浩特市政施工通信保障联合工作组”,以“政企协同、行业共治”的创新思路,破解传统维护“力量分散、责任模糊”的困局,为城市建设与网络安全筑起“双重屏障”。

  工作组首先聚焦“源头防控”,先后联合盟通管局、住建局召开专题协调会,推动建立“施工前评估、施工中监护、施工后验收”全流程管理机制。要求市政项目总承包单位,必须将通信管道迁改与保护纳入施工方案及预算,签订《安全施工责任协议》,从制度层面杜绝野蛮施工,累计提前规避光缆损毁风险,为工程有序推进划定“安全红线”。

  针对传统盯防“效率低、成本高”的痛点,工作组创新实施“分区联合盯防”机制,将城区施工区域划分为多个责任区,四家运营商共享施工进度台账、隐患点位地图,组建联合巡查队开展动态巡查。通过“一方发现隐患,多方联动处置”的响应模式,累计排查整改管道裸露、机械误碰等隐患76处,大幅提升盯防效率与资源复用率,降低行业整体维护成本,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对于前期施工中已破损的通信管道,阿拉善分公司牵头通过通管局积极协调,最终推动市政施工单位全额出资修复,不仅恢复了可承载800GE带宽的通信通道,为后续5G基站扩容、智慧社区建设预留管线资源,也为公司合计节省修复费用152万元,实现“低成本修复、长期化保障”的目标。

  截至目前,在高强度施工期内,干线及骨干光缆实现“零重大中断”,网络可用率稳定保持在99.99%以上,保障了居民的通信需求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云端办公、数据传输安全。这场保障战,不仅是一次行业协同的成功实践,更彰显了运营商作为“数字基建守护者”的核心价值——以政企协同打破部门壁垒,用行业联合整合资源力量,让网络畅通与城市发展同频,让数字服务与群众福祉同步,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重大工程通信保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阿拉善经验”。(金燕、张军)

 

 

 

 

 

      免责申明:本文为商业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编辑:
图片新闻
  • 内蒙古移动“青”力构筑全方位防线 守护群众“钱袋子”
  •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安彩艳博士获国家自然科学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 内蒙古:学生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
  •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尿不湿到火箭皆含“煤基因”
  • (活力中国调研行)绿进沙退的阿拉善答卷
  • 【活力中国调研行】6500吨鲜奶的智慧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