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8月5日电 (记者 李爱平)“内蒙古音乐人独特的演唱声部,非常适合歌剧演唱。”坐在记者面前的杜凡永,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结束一场音乐会后表示,内蒙古具备发展歌剧的土壤。
40岁的杜凡永是一名旅居欧美的中国男高音歌唱家,今年以来,他除了在美国华盛顿领衔柴可夫斯基歌剧《尤兰塔》的演出,还在中国香港举行了Duo歌剧独唱音乐会。
图为旅居欧美的男高音歌唱家杜凡永接受记者采访中。中新网记者李爱平摄
曾斩获美国、乌克兰、俄罗斯、意大利等多个国家音乐大赛金奖的杜凡永告诉记者,内蒙古拥有广袤的草原,这里民众的“男女高中低声部丰满,非常适合发展歌剧事业。”
杜凡永通过观察注意到,内蒙古喜欢音乐的民众中低声部扎实,高音洪亮,目前所缺少的是在国际舞台上历练的机会。
“抛开舞台歌剧不谈,内蒙古当地的民歌,也是可以在欧洲歌剧院大放光彩的,其独特的声线可抵达音乐厅或者歌剧院每一位观众的耳朵里。”杜凡永乐观地告诉记者,“最不能忽略的是,内蒙古音乐人的乐感,可与意大利古典美声音乐里的流畅和连贯性产生共鸣。”
杜凡永的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他的启蒙老师,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原副理事长肖黎声的认可。
肖黎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蒙古族音乐的长调、短调和呼麦,能为歌剧创作提供独特的旋律和声乐技法。
韩缤娜是杜凡永的音乐搭档,这位来自于韩国的钢琴家告诉记者,内蒙古马头琴的苍凉音色加上潮尔(弓弦乐器)的叙事性,可被用作歌剧配乐的核心乐器。她愿意与杜凡永一道助力内蒙古歌剧的发展。
“假以时日,内蒙古的歌剧一定会在国际舞台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的。”杜凡永对此充满信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