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8月5日电(记者 张林虎)一提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人们的第一反应是“投诉”,而8月4日,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公安局却接收到一个特殊的“投诉”,让民警倍感暖心。
“凌晨四点的高速上,那碗热馄饨暖透了我们的心。”4日,游客王先生通过12345热线传来的感谢信,道出了额济纳旗黑鹰山临时边境检查站站长丁海贺、民警刘国栋、额济纳旗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民警夏晓林在深夜中铸就的温暖记忆。
8月2日凌晨,戈壁的风卷着夜色掠过京新高速。从新疆驶向北京的游客王先生所驾车辆突然一声闷响,轮胎爆了,车子停在距边境检查站仅1公里的路段上。王先生望着漆黑的前路,手机信号时断时续,打了电话报警求助。
“别慌!”刺眼的警灯划破黑暗,接到警情的黑鹰山临时边境检查站站长丁海贺带着执勤民警刘国栋踩着快步赶来。看到车里四位游客,他们一边安抚情绪,一边检查车况。当听到“从凌晨出发还没吃东西”的小声嘀咕,丁海贺当即转身:“等着,给你们弄点热乎的。”
十几分钟后,他们端着一盆冒着热气的馄饨,还有鸡蛋裹着香气,连碗筷都用纸巾仔细包好。“快吃,凉了不好吃!”王先生捧着烫手的碗,突然说不出话来。
与此同时,额济纳旗公安局民警夏晓林正对着笔记本打电话:“对,就是那段,有沙土隐患,麻烦尽快安排养护……”他反复确认救援车辆和道路修缮的时间,直到救援车闪着灯赶到,才放心地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勾。
从警灯亮起的那一刻,到游客王先生挥手道别时的那句“你们是真的为人民”,三位民警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着初心:是深夜里捧出的热乎饭,是隐患排除后写下的记录,更是边境线上24小时不熄灭的守护灯。
如今,那盆馄饨的温度早已融入记忆,但游客王先生说:“只要看到警徽,就觉得心里踏实。”在额济纳旗的戈壁上,这样的温暖故事,每天都在续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