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7月10日电 题:探访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农村“记账户”固定观察点
作者 皇永志 张成华 陈雨姗
翻开巧什营村云利军家中那厚厚一摞账本,从最初的粮油菜价,到如今农机购置、子女教育、电子设备,数十载家庭收支变迁清晰可见。在和林格尔县,像云利军、王七十一这样的40户“记账户”,四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固定观察点上,以毫厘必录的执着,为国家持续描绘着农村牧区最真实的发展轨迹。
为精准把握农村改革脉搏,和林格尔县设立巧什营村(国家级)与榆林城村(自治区级)两个固定观察点。这里的记账户们,以“为党记账、为国记账”的责任感,将家庭收支、生产生活变化悉数落笔。为确保“源头活水”清澈,县农牧局构建起层层把关的数据联审机制——从记账户自审互审,到村级调查员复核,再到县级人员终审,每一笔数据都力求详实、全面、准确。
“这账本记得越久,越能看清咱农民生活的变化轨迹,收入年年涨,村里路宽了、环境美了,心里头就自豪!”云利军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记账工作的深远价值。为守护这份可贵的长期性与连续性,县农牧局每年精心组织优秀记账户评选,通过查账本、互评互荐、村级推选等程序予以表彰奖励,持续激发队伍活力。
四十载光阴流转,一行行数据如刻在大地上的年轮,无声诉说着和林格尔乡村的巨变。记账户们以账本为犁,深耕于田间地头,用最琐碎的数字,汇成了观察中国乡土社会演进最珍贵的窗口,为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铺就了坚实的数据路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