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沃野田畴铺锦绣,美丽乡村入画来。在西辽河畔、科尔沁草原这片广袤大地上,通辽移动充分发挥通信技术优势,深度融入乡村生产生活的各个场景。从智慧种养到乡村治理,从助农增收到网络保障,通辽移动用科技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一幅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5G助力“村播” 引领牧民发展新业态
“你这个奶豆腐看起来很好吃,我马上下单……”“羊肉大概几天到广州?”“奶皮子邮到海南会融化吗?”扎鲁特旗80后牧民其木格架起镜头,草原牛羊肉、牛肉干、奶豆腐等奶制品通过屏幕触达全国网友,直播间里订单纷飞。“如今5G网络让直播更流畅,移动的技术支持为我们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其木格由衷地感叹“坐在毡帐卖全球”的变迁。
扎鲁特旗3万亩山地草原如翡翠镶嵌大地,却曾因山峦阻隔沦为通信“孤岛”。通辽移动攻坚团队在崎岖山路上肩挑手扛设备,如今一座座基站织就的信号网络如银线穿珠,将扎鲁特旗山地草原与世界紧紧相连。
当5G网络漫过草原,直播经济如春日新苗。扎鲁特旗分公司网络建维中心主管包斯琴告诉记者:“5G网络的覆盖助力农牧民化身‘云端推销员’,草原风情与特色物产通过小屏幕走向大市场。过去一年,全旗直播带货销售额激增,‘数字流量’转化成了‘真金白银’。”
近年来,通辽移动深入推进乡村网络质量水平提升,夯实助力乡村振兴的“第一步”。这些“硬核网络”确保了对广大农村用户优质网络服务,为赋能传统乡村经济和培育直播、电商等乡村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打下了坚实的网络基础。
科技赋能农业 激活产业振兴新引擎
通辽移动政企客户部经理及行业总监、东章古台嘎查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肖峰向记者介绍:“智慧大棚通过数据驱动的精准管控,使农作物产量提升35%,生产成本降低22%,2025年春种植的紫甘蓝预计8月中旬采收,预计产量2万斤,预计产值8万元。8月下旬,智慧农业大棚将开展羊肚菌种植,进一步利用智慧农业模式,推动嘎查产业结构从单一农牧业向多元化转型。”
近年来,通辽移动还通过将移动物联卡技术应用于智能灌溉系统中,实现对农田的远程监控和管理,从而实现更加高效、智能的农业灌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助力农业发展。通辽移动农业文旅拓展部行业总监徐雪介绍:“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共办理物联网卡28927张,全部应用于通辽市基础农田管理,对于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和保障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当数字基因融入广袤田畴,传统农业正经历数字化转型。通辽移动将以更强大的信息网络、更创新的智能应用,深耕农业领域,服务于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
创新治理模式 构建“数智”乡村新画卷
乡村振兴,治理为根。移动“数智乡村”为乡村善治装上了“智慧大脑”。奈曼旗八仙筒镇新树林村是奈曼旗移动分公司的帮扶村,支援建设的110台智能监控对村民院落、主干道及重点区域进行了全方位覆盖。智能监控支持移动侦测、人形检测、人脸识别、车牌识别、报警联动、人流统计等智能告警功能,并可通过APP弹窗、短信提醒等方式实时推送告警消息。村里安了监控后,24小时随时都能看到各处情况,安全防盗、异常情况等都能进行实时监控和告警,“智慧党建云”和“办公云”为村委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大便利。对于村民来说,“数智乡村”带来的同样便利触手可及。村民可以通过手机app语音上报功能,快捷地反映问题、提出建议,足不出户即可参与村务管理,形成了全村上下一盘棋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通辽移动“数智乡村振兴计划”项目负责人刘志勇告诉记者:“通辽移动将全面推动‘数智乡村振兴计划’,以‘七项帮扶举措’和‘七大乡村数智化工程’为实施路径,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挥行业优势,扩大智慧乡村规模,将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站在新起点,通辽移动将以新基建筑牢乡村振兴之基,以新治理激活乡村善治之能,以新科技点燃产业振兴之火,以新服务书写民生幸福之卷,深耕数智化沃土,推动数字乡村“智变”催生更多“质变”,随着“乡联工程”纵深推进,“移”路生花必将遍开阡陌,结出乡村振兴的丰硕果实,在西辽河畔、科尔沁草原奏响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金燕、任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