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呼和浩特:乡村工厂+市区门店,村野焕发新活力

2025年07月10日 11:54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分社7月10日电题:呼和浩特:乡村工厂+市区门店,村野焕发新活力

  作者 奥蓝 吕方睿 王珏

  在呼和浩特繁华的市区街头,推开一家烟酒店的门,浓郁的肉香裹挟着烟火气扑面而来。柜台后,油润红亮的牛肉干泛着诱人的光泽,店主马福明正熟练地为顾客称重封装。这些让人垂涎的美味并非诞生于这方寸小店,而是在距离市区十多公里外的乌兰不浪村。那里,一座300平米的标准化牛肉干加工厂正日夜运转。

  从单一烟酒零售到“乡村工厂+市区门店”的双核运营,马福明的“双城记”,正演绎着小商户突破空间限制、撬动产业链条的智慧突围。这转型并非凭空而起,而是根植于内蒙古得天独厚的资源。草原黄牛,这一自然的厚礼,以其肉质鲜香、纹理紧实,成为制作上乘牛肉干的不二之选。马福明巧妙利用此资源禀赋,将原本局限于烟酒的店铺空间,扩展为展示草原风味的特色窗口。

  “守着这么好的草原黄牛肉,不做点实在的东西,可惜了!”马福明谈及创业初心时感慨道。凭借多年积累的客源与信任,顾客在消费结账时顺带一份“草原心意”,如此,方寸柜台便可打造成连接日常消费与地域特产的关键枢纽。呼和浩特背靠广袤草原,不仅坐拥优质牛肉资源,更有着悠久的牛肉干制作传统。然而,市场上的牛肉干产品部分存在良莠不齐、价格虚高、生产信息不透明等问题。马福明在与进店顾客交流中发现,消费者普遍抱怨:“超市牛肉干贵不说,工厂在哪、怎么做的,两眼一抹黑!”一个大胆构想逐渐成型:能否在乡村建立规范小厂集中生产,市区店铺则聚焦展示与销售?这既能解决市区店铺空间局促、无法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难题,又能依托人流密集的门店,打造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的终端体验。

  草原的慷慨馈赠与都市的旺盛需求,在马福明心中碰撞出火花。决心已定,马福明在城郊乡村精心选址,买下生产厂房,严格按照食品生产许可要求投入建设。透明玻璃隔断的参观通道贯穿核心生产区,清洁区、分割区、腌制间、炸制区、风干区、包装间井然有序。“厂区温度恒定18℃,湿度控制在55%,炸制过程采用分段控温技术,先200℃锁汁,再150℃慢炸,确保外酥里嫩,然后再进行风干处理,口感才够韧、够香。”马福明指着生产区介绍。他深知,规模化生产必须以安全与品质为根基。工厂精选锡林郭勒草原当日送达的草原黄牛肉,肉质紧实,脂肪均匀。家传数十年的秘制香料配方,摒弃工业添加剂,仅以天然香辛料入味。从原料清洗、修整、切条,到低温腌制、两段式变温油炸、挂条风干,每个生产环节都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每批次产品均留样检测,为品质与产能提供双重保障。

图为小店里的牛肉干销售区。王珏 摄

  当乡村工厂源源不断产出高品质牛肉干,如何让消费者认知并信任?马福明的市区烟酒店成为绝佳舞台。他在店铺最醒目位置开辟“草原风味”专区:柜台里,独立真空包装的牛肉干琳琅满目;墙上大幅海报生动展示着工厂洁净环境与传统工艺;电视屏幕滚动播放从牧场到车间的实景视频,最吸引顾客的,当属店铺中央的“品鉴台”。每日清晨,最新一批从乡村工厂直达的牛肉干在此开箱,店员现场拆封、切块、装盘,供顾客免费品尝。刚拆封的牛肉干散发着浓郁的草原肉香与香料气息,嚼劲十足,回味悠长。“亲眼看看,亲口尝尝,知道它从哪来、怎么做的,买得才踏实!”一位老主顾边嚼边赞。

图为封装车间。朱红刚 摄

  “乡村工厂+市区门店”的双核模式,彻底激活了马福明的生意。工厂规模化生产显著降低了单位成本,保障了稳定供应。市区店铺则凭借黄金位置和深度体验,高效触达终端消费者,建立起强大的品牌认知与信任。马福明顺势推出精致礼盒装,成为当地特色伴手礼,节假日销量激增。更惊喜的是,依托店铺积累的口碑,部分客户开始批量订购,团购渠道悄然打开。“以前守着烟摊等顾客,现在生意路子越走越宽!”马福明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完)

编辑:奥蓝
图片新闻
  • 草原教育“闯关记”:一个边境旗县的“双达标”实践
  • 沙漠里跳动的“地球心脏”:乌兰湖“解锁”夏日限定浪漫
  • 中蒙文化交融:艺术为桥连民心
  • 内蒙古:大青山脚下的激情搏克
  • 航拍内蒙古扎鲁特草原牲畜转场迁徙
  • 中国原生民歌节展演亮相呼和浩特大召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