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7月7日电 (李爱平 周建晖 梁雅潇)7月7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政府获悉,近日,财政部和自然资源部公示了2025年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竞争性选拔结果,包头市北方防沙带重点生态攻坚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项目入选,将获得中央财政奖补资金3亿元、内蒙古自治区财政资金0.5亿元,助力包头重现绿水青山。
包头市地处黄河“几字弯”的顶端,包头市北方防沙带重点生态攻坚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项目区包括历史遗留矿山图斑355个,划分为阴山北麓防风固沙、阴山山地水源涵养、沿黄平原农田整治3个修复分区,分布在固阳县、土右旗和东河区,治理总面积达1922.26公顷。
据介绍,项目将采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实施6大类、31小类修复措施,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矿山复合生态问题。
包头市政府官方称,这次示范项目实施后,将有效消除地质环境安全隐患,全面提升区域防风固沙及水土保持能力,整体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生态支撑。
在包头市东河区的留宝窑子村,放眼望去,目之所及的这片区域岩石裸露、碎石遍地、生态受损,曾经的开采活动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痕迹,尽显荒凉。
包头市自然资源局东河区分局局长杨慧介绍,随着中央3亿元的财政资金支持,未来这里将按照宜农则农,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编制工程修复治理方案,改善整体生态服务功能,使这里再披新绿。
包头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武鹏告诉记者,目前包头自然资源部门已经成立了工作专班,下一步,将组建专家团队高效组织推进,强化全过程监管,确保示范工程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实施。
“十四五”以来,包头市在生态修复领域持续发力,已争取并实施27个自治区及地方项目,累计治理历史遗留矿山4444.75公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