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生态改善 珍稀野生动物频繁现身

2025年07月07日 12:27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7月7日电 (记者 张林虎)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保护野生动物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如今,在内蒙古乌拉特后旗,野生动物频繁“现身”,种群数量逐渐增加,这不仅为人们带来了独特的生态美景,丰富了生物多样性,更有力地见证了乌拉特后旗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近日,乌拉特后旗新红林业管护中心接到辖区群众求助电话称,其田地里务农时发现了一只小鸟,无法飞行,疑似国家保护动物。管护中心工作人员迅速赶赴现场,经辨认,该幼鸟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鹰隼。并对其进行仔细检查,发现该鹰隼背部有明显外伤,可能是与其他大型鸟类发生互啄导致受伤。

  目前,这只鹰隼已经带回管护中心进行饲养,待其具备飞行能力后将放归大自然。近年来,乌拉特后旗林业和草原局严格落实野生动植物保护各项措施,持续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荒漠化综合防治,不断完善管理保障体系,在执法、宣传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生态环境。

  进入夏季,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各类野生动物活动也日趋频繁,内蒙古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拉特后旗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和护林员加大巡逻力度和频次。内蒙古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拉特后旗管理站站长徐有杰说:“我们每天都对管护区域进行全天候巡护监管,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看看有没有野生动物受伤、栖息地是否遭到破坏,以及有没有非法捕猎的现象。现在,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动物回来了。”

  近年来,乌拉特后旗出现大量的野生动物,从金雕到岩羊,从雪豹到狼、猞猁、北山羊,乌拉特后旗境内野生动物的身影频现,正是当地生态保护成果的体现,这片土地正成为野生动物的温馨家园,生态多样性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截至目前,乌拉特后旗共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蒙古野驴、蒙原羚、雪豹、荒漠猫、大鸨、波斑鸨、金雕、草原雕、秃鹫、黑鹳等1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北山羊、狼、沙狐等3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鹅喉羚最大种群数量达到100余只。”内蒙古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拉特后旗管理站副站长王景园告诉记者。

  近年来,乌拉特后旗持续加大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不仅建立了完善的监测体系,对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区、迁徙过境地进行重点保护和监测。据了解,乌拉特后旗在保护区境内共布设红外相机120余台,还设立了野生动物救助站,为受伤、生病或迷途的野生动物提供专业救助。(完)

编辑:崔博群
图片新闻
  • 根河源免费观光小火车开启生态文化新体验
  • “缘定北疆千人相亲”大型主题活动将于7月15日在呼和浩特市举行
  • 2025年全国男子曲棍球锦标赛内蒙古队摘冠
  • “政银保企”四方联动聚力护航外贸
  • “移”起向新 数智兴农|内蒙古移动以数智化擘画塞北沃野的智农新篇
  • 呼和浩特北垣小学学生用手势舞“书写”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