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4月30日电 (张玮 曾令刚)近日,引绰济辽输水工程隧洞段迎来重要节点——隧洞段5—3工区完成最后一仓衬砌混凝土浇筑,标志着全长174公里的输水隧洞主洞工程全面完成。“五一”假期期间,数千名建设者坚守岗位,推进收尾工作,全力保障6月30日顺利通水。
在突泉县水泉镇的中铁四局引绰济辽隧洞七标项目施工现场,临时照明设备照亮幽深的输水隧洞。洞内,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清淤、洞口封堵作业;洞外,生态复垦工作同步展开。
“节日期间我们有140人在岗,实行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施工。”中铁四局引绰济辽七标项目生产队长周文超介绍,“收尾工作看似琐碎,却是保障通水的重要环节,容不得半点马虎。”
这位在工程一线奋战多年的“老水电”,已从刚到引绰济辽项目时的电工成长为施工生产工区负责人,见证了隧洞七标16.595公里隧洞从破土动工到全线贯通的全过程。“看着这条倾注无数心血的隧洞即将通水,再累都值得。”周文超目光坚定地说。
作为引绰济辽工程的“咽喉要道”,174公里的输水隧洞最大埋深达258.8米,采用钻爆法与 TBM法联合施工。在中铁四局承建标段,参建人员攻克了洞线长、断面小、坡度大等难题,技术员陈岳桦还在专注于技术指导工作。“这是我参与的第一个大型水电项目,能在通水前贡献自己的力量,特别自豪。”这位年轻技术员坦言,“看着图纸上的线条变成现实中的工程,这种成就感无可替代。”
据引绰济辽公司输水干线一分公司经理宋建臣介绍,自2023年12月23日隧洞全线贯通后,项目团队连续克服洞内涌水、高湿环境、长距离作业等挑战,顺利完成硬岩掘进机拆卸和隧洞二次衬砌任务。“目前已进入最后的钢轨拆卸和隧洞清理阶段,我们将科学调配资源,确保工程按期高质量完成。”
据悉,引绰济辽工程总投资252.16亿元,作为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建成后每年将从嫩江支流绰尔河引调水4.54亿立方米,惠及兴安盟、通辽市沿线8个旗县市区的300余万群众,对缓解西辽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018年4月至今,来自四川、山东、陕西等地的万余名建设者,筑高坝、挖隧洞、铺管线,向着实现北水南调梦想一步步前进。这个“五一”,建设者们用汗水诠释责任,以实干书写担当,正向着6·30通水目标发起最后冲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