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内蒙古通辽市:五年分红千万 劳动节“钱袋”鼓

2025年05月01日 09:49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5月1日电 (刘文华 张珠海)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西巴彦塔拉村党群服务中心内热闹非凡。扎鲁特旗大军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这里举行了2025年分红大会,303户股民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带来的丰硕成果。在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里,村民们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收获了满满的回报,用劳动诠释了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

  分红现场,红彤彤的现金格外醒目,一摞摞整齐的钞票摆放在桌子上。村干部们认真核对分红金额,股民们依次登记、签字、按下手印,然后开心地接过“红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不仅是财富的分配,更是对劳动者们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

合作社2025年分红大会现场。 王双喜 摄

  股民覃连苹将自家的36亩地全部入股合作社,每年都能从分红中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夫妻俩还外出务工,又增加了一份收入,生活蒸蒸日上。覃连苹表示:“今年分红比去年还多,这笔分红不但增加了我们一家的收入,还让我切切实实享受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红利,对我们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

  村民王洪顺和老伴儿都已年过六旬,干不了重活,于是把家里的100亩耕地全部入股到了合作社。他们不用操心耕、种、防、收、卖,只等年底分红,可谓是“坐享其成”。王洪顺说:“一开始入股合作社时,都不敢相信,怕给不上钱。等加入后,第一年把钱给分到老百姓手里了,就觉得踏实了。一直到现在,年年给钱,年年分红,今年我分了8万多块钱我们老两口老满意了。”

  这份沉甸甸的“幸福账单”,源自西巴彦塔拉村近年来的创新实践。2018年,西巴彦塔拉村党支部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牧民”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牵头创办大军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筹资70万元,303户农户以5300亩耕地入股,开始走集中连片种植、全过程机械化作业的合作经营之路。几年来,合作社不断创新发展思路,持续深化产业链条,注册成立了村办企业启农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注册了“种出名堂”“金启盛农”商标,完成“绿色产品”认证,实现了产品质量提升、品牌效益提升、群众收益提升。五年来,累计为群众分红1160万元,为当地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群众增产增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西巴彦塔拉村党支部书记何胜君表示:“我们的股民有303户,今年分红最多的能分到十几万元,最少的也有一万元。所以说,只要大家想干、肯干,收入会不断提高,而且这种增收是长期稳定的。村民成了股民,增强了大家致富的信心,让老百姓既有了增收的渠道又能领取到分红,真正做到了让发展成果普惠群众。”

  产业旺,日子才红火,才能富足村民的“钱袋子”。据了解,去年,大军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共5300亩,玉米亩产达1500斤,每亩分红720元,每亩分红较去年增长了40%以上。在劳动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村民们用辛勤的劳动换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展现了劳动的光荣与价值。(完)

编辑:崔博群
图片新闻
  • 内蒙古霍林郭勒市:产业增速领航 固投破百跃升
  • “联播”进乡村 这个村子有点儿“潮”
  • 通讯:北大博士后在鄂尔多斯500多天印象记
  • 呼伦贝尔草原上“春的希望”
  • 呼和浩特:民众体验脑机接口助残产品
  • 从沙海迈向“绿富” 探访内蒙古磴口生态治理现代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