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市动态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1月4日电 (记者 李爱平 张玮)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孟岩松在就业服务一线一待就是三十二年。这位就业服务中心的“老兵”,把心思全放在了老百姓的就业创业上,用一双脚跑遍服务现场,用一双手托起群众希望。如今,刚获评“呼伦贝尔市先进工作者”的他,早已是当地人口中靠谱的“就业领路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孟岩松常把这话挂在嘴边,也刻进了行动里。政策解读要耐心,岗位对接要精准,技能培训要对路——这些琐碎活儿,他从不嫌烦,总是劲头十足。在他的带动下,中心里人人争着干、比着做,一股“比学赶超”的热乎气儿扑面而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他明白一个人撑不起一片天,便领着党支部搞活主题党日、组织党员志愿服务,把队伍拧成一股绳,带出了一群懂政策、熟业务、有温度的就业服务员。
“孟主任就是我们的标杆。”中心工作人员任爽提起他就竖大拇指。刚入职时,没接触过财务工作的任爽手忙脚乱,孟岩松看在眼里,主动坐下来教她,把自己的工作心得毫无保留地传下来,帮她快速入了门。“他没架子,跟我们亲如家人,大家干活都有劲儿。”这样的团队氛围,让中心的服务越来越对群众胃口。
跟着孟岩松,中心紧紧盯着“就业优先”这个方向,实打实推进“就业促进行动”,全旗就业创业工作越干越红火。这份成绩单沉甸甸的:城镇登记失业率稳稳压在4%以内,新增就业、失业再就业、困难人员安置这些硬指标,年年都超额完成。2021年至今,1572.15万元失业保险金及时送到失业人员手上,2271.69万元援企稳岗补贴帮企业扛过压力;2277人次技能培训、562人次创业培训,让求职者“一技在身”;3232万元创业贷款、50场招聘会,为梦想搭起阶梯。靠着这份实在,中心连续多年在全市就业服务工作中稳居前三,孟岩松也获得了个人三等功奖励。
稳就业的同时,孟岩松更想着“以创业带就业”的长远招。他领着团队用心打理的鄂温克族自治旗民族文化产业创业园,如今成了非遗传承、文旅打卡、创业圆梦的好去处,也是自治区首家民族特色创业园。“孟主任常来店里转,问我们有没有难处,还提醒我们把好创意保护起来。”入驻园区的文创商户郭春春说,在他的帮衬和园区政策支持下,店里已拿下近1000个专利,生意越做越踏实。
现在,园区里122家企业扎下根,48项非遗项目活起来,一年销售额近亿元。2024年推出的“伊德喜”系列活动直接带动400多人就业,引来10万多游客,活动销售额达500多万元。这座各民族创业者的“梦工厂”,不仅拿到了“自治区级示范性创业园”“国家级2A景区”的招牌,更成了拉动地方经济的“强引擎”。
“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这是孟岩松的心里话。他说,这些年和团队一起扑在就业上,指标都超额完成了,创业园的红火也让他更有干劲。“‘先进工作者’不是终点,是新起点。”他攥着拳头说,今后还要带着团队在就业创业领域接着干,帮更多人圆了就业梦,为鄂温克族自治旗的发展添把力。三十二年扎根一线,孟岩松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实干温暖人心,在民生路上走出了一串扎实的脚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