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市动态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1月3日电 (刘文华 李明月)“今天特意来找专家,有专家在这儿坐诊,我们看病更放心了,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省钱又省时间!”正在库伦旗总医院综合院区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包阿姨满脸欣慰。
包阿姨口中的专家是来自通辽市人民医院日间手术管理中心的医生丁伟达。丁伟达擅长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拥有15年临床经验,从事日间手术管理工作两年多。2025年10月,他被选派到库伦旗总医院综合院区开展帮扶工作,主要负责医务管理下的日间医疗和心内科临床诊疗工作。“在为期一年的帮扶期内,我们将以医务科管理为切入点,全面规范全院医疗行为。通过集中或分散式管理模式,优化日间手术术前检查、麻醉评估、手术预约及术后随访等全流程,为日间手术患者搭建专属管理模块,实现从预约到出院的全流程信息化追踪与管控,建立‘医院—社区’联动机制,强化心内科专科能力建设与慢病规范化管理,以心内科和日间手术为突破点,打造特色优势专科,形成可复制的示范效应。”
自中组部“组团式”医疗帮扶工作开展以来,一批批来自上级医院的优秀帮扶医生来到库伦,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多个领域。他们不仅带来了前沿诊疗技术,更用耐心和专业,为当地群众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健康难题。
“仔细观察这张脑部CT影像,病灶边缘的密度变化很关键,这直接关系到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在库伦旗总医院综合院区神经外科病房里,通辽市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张永哲正带领几位年轻医生查房,他拿着患者的检查影像片,耐心地给身边的“徒弟们”分析病情。这是张永哲第二次被派到库伦旗总医院开展帮扶工作,这次他不仅是库伦旗总医院的院长,更是年轻医生眼中的“领路人”。“从2022年开始,张院长就一直带着我成长,带我参与复杂病例讨论,手把手教我精准解读医学影像片,还把前沿手术技巧和风险把控经验毫无保留分享给我,让我在颅脑外伤、脑肿瘤等疾病诊疗上少走了很多弯路。”如今,库伦旗总医院综合院区医生那日苏已能独立处理常见神经外科疾病。
除了日常查房带教,张永哲还带领团队深入苏木乡镇社区开展义诊,定期与医护人员一起研究诊疗课题,与通辽市医院建立远程会诊机制,让当地患者不用奔波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诊疗资源。说到接下来的帮扶规划,张永哲思路清晰:“我们要从‘输血式’支援转向‘造血式’赋能,核心是抓管理、建体系。我们将推进‘1+N’带教体系,帮扶医生与旗总医院医生精准结对,将病例讨论、手术带教融入日常。同时搭建全链条人才成长通道,让医生成长有路径、发展有盼头,真正实现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同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深化旗、乡、村三级医共体建设,推进‘五大门诊’体系升级,切实实现诊疗高效化、标准化,大幅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与满意度。”
自“组团式”医疗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库伦旗诊疗水平大幅提升,“组团式”帮扶团队累计服务门诊患者13861人次,开展神经外科、肛肠科、妇产科、眼科疑难手术1267例,抢救重症患者535例,组织疑难病例讨论390例,开展科室专业技术培训781次,带领旗人民医院技术团队填补本地区技术空白71项,巡回医疗队完成各类手术674例,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健康福利,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扎根基层,全力守护当地群众的生命健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