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记者看内蒙古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1月1日电 (记者 张林虎)10月31日,2025年“就业领航共筑未来”就业服务帮扶活动(通辽专场)在内蒙古民族大学收官。活动以“线上+线下”双渠道服务模式,为求职者与企业搭建起精准对接平台,交出了一份接地气的就业帮扶“成绩单”。

活动现场吸引了72家用人单位参会,共发布招聘岗位3470个。线下超2000名学生现场参会,线上则打破了时空限制,通过“北疆就业”“通辽就业创业”抖音号、“内蒙古职通车”快手号、“招君智聘”快手号等平台推送岗位,累计观看人次达3.1万。初步统计,线上线下招聘会累计达成就业意向1577人次。
本次招聘会参与企业既有教育机构、专科医院等民生相关单位,也有本地龙头乳品企业、畜牧业合作社等特色产业主体,还有人力资源公司、航空服务企业等服务型单位,形成了多元化的岗位矩阵。岗位涵盖学科教师、口腔科医生、网络工程师、智能电网运维人员、一线操作工等,可兼顾不同群体的就业需求。

活动现场的“一站式”服务更让求职者暖心。政策宣传专区里,工作人员拿着政策手册,手把手教求职者算清“社保补贴账”;法律援助专区,劳动仲裁工作人员耐心解答“劳动合同怎么签才不吃亏”“薪资纠纷该找谁”等问题;职业指导专区,资深指导师现场帮助求职者分析简历,提升就业成功率;军队文职和应征入伍专区,为求职者提供了多元的择业选择。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招聘会,更是集政策咨询、权益保障、职业规划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下一步,自治区还将结合求职者需求,开展更多精准化就业帮扶活动,促进企业和求职者的精准匹配。
据悉,此次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就业服务中心、通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蒙古民族大学联合承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