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资讯
(推广)
在中华民族传统敬老节日重阳节来临之际,农行内蒙古分行紧扣“守护银发钱袋子,安享养老好生活”主题,开展多维度、接地气、有温度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从草原牧区到城市社区,从残疾人托养中心到乡村集市,工作人员以创新宣讲形式、精准服务举措,为老年群体送上金融安全“防护盾”。
特色宣讲破壁垒 精准传递金融情
农行内蒙古分行不断创新宣讲模式,以“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为目标,让金融知识精准触达。
辖内各行联合当地社区开展“巧手编金菊,守护银发钱袋子”主题敬老活动。老人们欢聚一堂,亲手制作象征健康长寿的丝网金菊,工作人员在温馨融洽的氛围中,讲解防范养老诈骗、安全用卡等金融知识,提高老年人防骗意识。走进当地残疾人托养综合服务中心,全程使用蒙语细致讲解电信诈骗套路及银行卡安全使用技巧。在互动答疑环节,老人们踊跃提问,工作人员耐心解答。“用蒙语讲解听得懂、记得牢,这下知道怎么保护养老钱了!”现场老人的称赞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将宣讲课堂搬到农牧区,用接地气的方言结合真实案例,为200多位老人揭示电信诈骗、虚假理财的“真面目”。“这小伙子讲得明白,以后遇到‘天上掉馅饼’的事,我可得多留个心眼!”王大爷的感慨印证了宣讲的实效。
场景融合增温度 农情服务暖人心
农行内蒙古分行将金融服务融入老年群体日常生活场景,通过“金融服务+生活关怀”双轮驱动,让宣传更具亲和力与感染力。
联合地方多家单位,赴养老院开展“情暖养老院 爱心伴夕阳”慰问活动,农行工作人员在送上慰问品的同时,以聊家常的方式自然融入“养老钱如何存更安全”“保健品诈骗套路”等话题,温馨的陪伴、实用的讲解,让老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提升了金融素养。走进惠民市场,迎着晨光陪老年人边逛边聊,在烟火气中传递金融知识。提示大家保护好银行卡密码、不点击不明链接,还现场演示手机银行操作注意事项,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走进社区退休党员党日活动现场,为老党员们送上防范养老领域金融诈骗知识以及农行适老化服务介绍,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农行时时刻刻守护在大家的身边。
联动长效筑防线 广泛覆盖显成效
农行内蒙古分行通过多场景布局、多主体联动,有效扩大活动覆盖面与影响力,提升老年群体风险防范意识。
走进地方老年大学开展金融知识讲座,结合“冒充子女紧急求助”“仿冒公检法人员办案”等典型真实案例以案说法,并反复提醒老年学员务必牢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防骗原则,切实增强自身识别与抵制诈骗的能力。组建金融知识宣传队,深入社区走访,发放《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手册》老年篇,用“莫信天上掉馅饼”“保本高收益是骗局”等通俗口号搭配典型案例进行一对一解读,让老年群体轻松掌握防骗要点。农行工作人员与老年客户添加企业微信,畅通长效服务渠道,方便后续进行问题咨询。七十多岁的张大妈感慨地说:“这些知识太实用了!以前总听说有老人被骗,今天学了这几招,心里踏实多了。”针对乡镇老年群体开展金融知识普及,以“现场讲解+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宣传,获得参与群众的一致称赞。
此次重阳节系列宣传活动,累计服务长辈客户3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有效提升了老年群体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用实际行动践行“大行担当”,让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金融服务中绽放光彩。未来,农行内蒙古分行将持续深化适老化金融服务,守护好每一位银发客户的“钱袋子”,让老年群体安享幸福晚年。(邴东芳)
免责申明:本文为商业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