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记者看内蒙古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0月28日电 (记者 张林虎)27日,托克托县2025年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启动会在托克托县双河镇小营子村举行。托克托县相关领导,各乡镇负责人、农技人员、种植大户代表共同出席,标志着这一推动区域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托克托县作为内蒙古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紧紧围绕“稳面积、增单产、提效益”的目标,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智慧农业技术相融合。本次项目聚焦30万亩玉米种植区,以“技术创新+精准管理”为核心,通过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推广高效种植模式、强化水肥精准调控等措施,系统提升玉米综合生产能力与资源利用效率。
启动会上,托克托县农牧局局局长田永丰表示,项目将依托密植高产、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全程机械化等关键技术,在新营子镇、古城镇、五申镇、双河镇、伍什家镇、河口旅游度假区综合服务中心等六个乡镇开展差异化技术示范,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玉米高产高效样板。
来自一线的种植户代表在发言中表达了对新技术、新模式的期待与信心,并表示将配合项目实施,努力实现增产增收,为家乡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作为项目的重要技术支持单位,内蒙古小草数字农业生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智慧农业项目负责人杨柳现场演示了以“农业AI+智能硬件”为核心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该系统通过物联网设备实现对土壤墒情与作物长势的全域感知,并深度融合大数据与农业专家经验,形成“感知-决策-执行”的智能闭环。系统能够基于AI模型进行智能决策,并借助远程控制等技术实现水肥的精准执行,有效达成节水节肥、减工增效的目标。
启动会结束后,与会人员共同观摩了水肥智控仓、水肥智能车等关键技术设备,并就智慧农业系统应用与田间管理措施进行了深入交流。
托克托县30万亩玉米单产提升项目的实施,不仅是地方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步,更是夯实北疆粮食安全防线、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在政策引领与科技支撑的双重驱动下,一幅“技术进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现代农业画卷正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徐徐展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