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内蒙古分社 • 正文
 盟市动态

侯美丽:“羊”光铺就小康路 巾帼领头闯富关

2025年10月22日 15:22   来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0月22日电 题:侯美丽:“羊”光铺就小康路巾帼领头闯富关

  作者 秦啸波

  秋季的羊群沟乡白其口村,色彩斑斓的群山间藏着侯美丽的致富梦想。这位土生土长的村里妇女,早年因家境贫寒没能多读几年书,先在县地毯厂谋生,下岗后又远走他乡打工。2009年,听说外地有人靠养绒山羊过上好日子,她心里的“致富火苗”瞬间被点燃。拉着丈夫东拼西凑凑够钱,买回180只本地绒山羊,在自家山坡上,她的养殖事业就此“鸣锣开工”。

 

  烛下苦研破难题,从“门外汉”到“土专家”

  养羊的苦,侯美丽一尝便知。按时放羊、清理羊圈只是日常,最让她揪心的是没技术——绒山羊配种、防疫、饲料怎么配,她啥都不懂。有一回,羊得了病,日渐消瘦,她急得直掉眼泪,连夜奔波几十里山路,跑到乡兽医站“拜师学艺”,把要点密密麻麻记在小本子上。白天,她守在羊圈里,眼睛盯着羊的一举一动,琢磨喂养门道。养殖场没通电,晚上就点起昏暗的蜡烛,让丈夫念养殖书,夫妻俩一学就到深夜,书页都被翻得卷了边。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羊群从100多只壮大到800多只,年收入涨到十几万元,还摸索出一套独家养殖秘诀,成了村民眼里的“羊博士”。谁来请教,她都倾囊相授。2020年,她当选县十六届人大代表,还不忘为乡亲们发声,提出“加强农村养殖技术培训”的建议。

  三赴伊旗引良种,巧解难题提效益

  2023年,侯美丽不满足于现状,打算给自家羊群“升级换代”。听说伊旗的敏盖绒山羊抗病强、产绒多,她立刻动了心。托人联系上当地养殖能手后,她带着丈夫跑了三趟伊旗,蹲在别人的羊圈旁仔细观察:羊爱吃哪种灌木嫩枝、什么时候爱喝水、母羊产羔时怎么护崽,这些细节被她记了满满两大本笔记。引进新品种后,她发现敏盖绒山羊偏爱灌木嫩枝,马上调整放牧区;又用玉米秸秆、豆粕加苜蓿配出“营养餐”,让羊既能长膘又能多产绒。遇到新母羊拒食,她干脆守在羊圈旁,连续五天用温水泡软饲料喂羊,硬是攻克了应激难题。不到两年,羊群产绒量涨了三成,绒毛密实有光泽,收购商抢着要:“这羊的绒,比往年的好太多!”

 

  牵头抱团谋发展,“羊”光路上带乡亲

  自己富了,侯美丽没忘了乡亲们。2023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她牵头成立白音陶海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把村里的种植、养殖、销售资源拧成一股绳,搞起“养殖+种植+营销”的一体化模式,让大家不再“单打独斗”。她还瞅准本地的好山好水,开起农家乐,让游客既能看满山羊群,又能吃农家菜,为村民们再添一条增收路。如今,在侯美丽的带领下,羊群沟乡越来越多的村民跟着踏上“羊”光大道,朝着红火的小康生活快步走。

 

  如今,站在白其口村的山坡上望去,成群的敏盖绒山羊在林间穿梭,合作社的运输车往来忙碌,农家乐里传出游客的欢声笑语。侯美丽的身影依然活跃在羊群旁、合作社中,她掌心的老茧、笔记本上的字迹,都是“羊”光大道上最生动的印记。在她的带动下,曾经的穷山村长出了“致富羊”,越来越多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灿烂。这条用汗水铺就的小康路,正从一人独行,变成众人同行,向着更红火的日子不断延伸。(完)

编辑:刘文华
图片新闻
  • 内蒙古草原现“花式瑞士卷”
  • 内蒙古鄂尔多斯:香蕉落户北方沙漠
  • “中国薯都”乌兰察布300万亩马铃薯喜迎丰收
  • 菲律宾商报:内蒙古第一大湖呼伦湖秋季鸟类较去年增长近四成
  • 中国移动发布“AI+”行动计划升级暨“AI+”生态联盟
  • 内蒙古移动“青”力构筑全方位防线 守护群众“钱袋子”